政事堂上下忙了好幾天,大半個朝廷都被調(diào)動起來,總算將這些官有的產(chǎn)業(yè)都整理清楚了。
“比我想的多啊?!毖銇硪贿叿?,一邊道。
幾位宰相都沉默著。
說什么?說這幾十年都在打仗,長安城幾度陷落,死了不知道多少皇親國戚、高官權貴,所以才能空出這么多宅子?
就算他們不說,雁來也能想得到。
畢竟是“國都六陷、天子九逃”的中晚唐嘛!
她隨口感嘆了一句,又發(fā)現(xiàn)了新的華點,“怎么這么多庵堂、道觀、廟宇?”
李吉甫解釋了一番,她才知道兩京現(xiàn)在很流行在某權貴去世之后,將宅子舍了做寺廟道觀,供奉他們的靈位祈福。比如郭子儀這位汾陽王的舊宅,現(xiàn)在就已經(jīng)是法雄寺了。
不用說,這又是皇家?guī)饋淼娘L氣。
盛唐以前,很多公主都會選擇出家修道,以換取社交上的便利,她們?nèi)ナ乐?,也多會捐出自己的宅子改成寺觀,后來就成了定例,太后、王妃、公主等去世后都要立廟祭祀。
想也知道,這種地方不可能有太多百姓來燒香,自給自足是不可能的,花費肯定是朝廷來承擔。
雁來深吸一口氣,特權階級是真該死??!活著的時候浪費民脂民膏也就罷了,死了也不消停。
好消息是,皇帝家也沒有余糧,所以雖然想驕奢yin逸,但實際操作下來也是處處將就,譬如這宅邸改寺觀,就只有極少數(shù)是將原本的房子拆了修新的,大部分都是繼續(xù)湊合用。
所以要改回來也不難。
雁來一邊翻看后面的產(chǎn)業(yè),一邊在腦海里琢磨著這事,等她看完了整本冊子,也就有了主意。
“我看京中有不少寺觀,供奉的都是皇親國戚,為他們祈福,不知是否靈驗?”她問。
這話讓人怎么回答。
好在雁來也不需要答案,又說,“既然大家都這么做,想來是有些靈驗的。如今陛下正病著,我想,干脆在宮里騰出一處地方,將這些神主都請過來,日夜供奉,也好保佑陛下早日恢復,諸公以為如何?”
眾人都心知肚明,她是看上那些宅子了——神主移出來容易,可未必能再送回去。但這不算是壞事,再說雁來用給皇帝祈福做由頭,也容不得他們反對。
事情就這么定下來了。
禮部的官員和宮里的宦官進進出出,將各處供奉的神主都請進了皇宮,自然又驚動了整個長安城。
聽說是攝政王要為皇帝祈福,有人贊嘆,也有人不解。
按理說,她應該是最不希望皇帝好轉(zhuǎn)的人。
但雁來是真的不在意,莫說李純醒來之后,也未必能視事,就是他立刻恢復如常,雁來難道就會怕他嗎?
權力既然已經(jīng)移交到了她手上,可就沒那么容易拿回去了。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