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顯然,同事之間就是簡單嘮家常,無足輕重,就是個走過場。
莫讀既然選擇你,說明在他的眼中,你的關(guān)系相比于其他人,還不錯,也不會亂說什么壞話的。
余磊走出會議室,感覺后背都有點汗?jié)窳?,就是特別緊張。
說不出為什么,可能就是這種氛圍感,像是被“留置”了一樣。
完事了,就是公司的工作了,匯報進度,進展,投資額。
需要領(lǐng)導(dǎo)幫忙,協(xié)調(diào)、解決的問題,然后吃了個午飯,下午,就回鐵山港了。
莫讀可是在現(xiàn)場坐立難安。又是qq,又是微信的,一個勁的給余磊發(fā)。
就是問著,什么問題,問了什么,怎么回答的,領(lǐng)導(dǎo)怎么說的。
回到了工地。
一進門。
莫讀就投來一個眼神,“是詢問”,余磊微微點頭,示意“沒問題”。
莫讀緊繃的肩膀明顯松弛了下來,無聲地做了個“謝了”的口型。
座位上,擺放著泡好的茶,新茶葉,還有一些從超市里買回來的各種吃的,用的。
人在這個社會,本質(zhì)上就是“服務(wù)”,通透一點就是“交換價值”。
成年人的世界,不要高估了自己和任何人之間的關(guān)系,更不要低估了人性的逐利規(guī)則。
你曾經(jīng)以為牢不可破的友情,在你失業(yè)落魄時漸漸冷淡;曾信誓旦旦的好兄弟,在你真的開口求助時變得支支吾吾;甚至連血脈相連的親人,也會在你失去利用價值后,眼神里多了幾分不耐煩。
而那些打著道德與感情的牌子的人,問你要的可能更多。
當你沒錢、沒資源、沒能力時,就算你溫順得像只貓,別人也會嫌你掉毛。
那些打著感情牌不想付出任何東西,還對你提要求的人,往往比明碼標價的人更貪心。
成年人的清醒,是看懂“對你好”的背后,藏著“你有用”的潛臺詞。
人性的涼薄,是從“你沒用了”開始的。
很明顯,一向看不上莫讀的龔經(jīng)理突然開始恭維莫讀是年輕一代的“佼佼者”,“榜樣”。
正如龔經(jīng)理所言,也許有一天,莫讀真的就成了“蛟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