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標兒,”每次見到朱標,朱元璋心中總會感到滿意,“今日監(jiān)國,感覺如何?”
在他眼中,朱標無論從哪個方面看,都是一位合格的繼承者。
大明朝的提供參考意見,不直接干涉具體政務執(zhí)行,權責分明,與六部各司其職,有效解決了政令滯澀的問題。]
[同時,殿閣大學士制度重才輕德,效率更高,四輔官制度著重于年高德劭的大儒,但他們多不擅長具體政務,導致諸多棘手事務最終仍需皇帝親自決斷,徒增皇帝勞累;而殿閣大學士則選拔自翰林院的飽學之士,這些人既通經(jīng)史,又精通朝廷制度運作,能夠快速高效地處理文書,為皇帝分擔繁重案牘,極大提升了中樞政務的運轉效率。]
[再者,四輔官制度地位超然,杜絕權臣,四輔官與宰相無異,雖無宰相之名,卻有宰相之實,極易形成權臣之禍,威脅皇權;而殿閣大學士品級低微,不具實權,僅為皇帝的私人顧問與秘書,無法培植私人勢力,完美地解決了輔政大臣權力過大、尾大不掉的問題,確保了皇權的絕對集中與穩(wěn)固。]
朱元璋看完文稿,不禁露出滿意笑容。
太有道理了。
他是何等的眼光,很快就看看明白了,朱雄英所撰寫的,沒有絲毫錯誤。
相比較而言,殿閣大學士比四輔官制度,好了不止一籌。
隨即,朱元璋看向朱雄英的目光,已然從寵溺,變成了贊賞。
心中又有些許的震撼。
這孫子,太了不得了。
“不錯,不錯”朱元璋細細思量片刻,他看向朱標,語氣沉穩(wěn)而有力:
“標兒,明日早朝,你便代我宣旨,廢黜四輔官制,改行殿閣大學士制度;此乃關乎我大明中樞官僚制度之大事,中樞不穩(wěn),朝堂不穩(wěn),天下亦將不穩(wěn),你監(jiān)國期間,務必盡快辦妥。”
朱標躬身領命。
沒想到,雄英這小子提出的殿閣大學士制度,還真的被父皇看重了。
不過也確實,這制度看起來確實不錯。
比四輔官制度強太多了。
朱元璋繼續(xù)吩咐道:“你且親自挑選一些有才干的年輕人,入值殿閣,擔任大學士。此事事關重大,容不得半點馬虎,這幾天就要把事情辦妥?!?/p>
“兒臣遵旨。”朱標鄭重應下。
隨后,朱元璋將目光投向了朱雄英。
他將朱雄英從膝上抱下。
歲數(shù)大了。
有些吃不消了。
看著朱雄英乖巧懂事,聰慧伶俐的樣子,朱元璋臉上不禁露出慈祥的笑容。
“乖孫,你今日為我大明立下大功,想要什么賞賜?金銀珠寶,稀世珍玩,只要你開口,皇爺爺都給你。”
朱雄英聞言,心中一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