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們如果再發(fā)現有此類現象,就立即給我打電話,我來處理。
我把我的辦公電話和手機號碼都留下?!?/p>
說完,李初年從公文包中拿出紙和筆,將自己的辦公電話和手機號碼寫了下來,遞給了那個敢于說真話的工友。
李初年留辦公電話和手機號碼的舉動,總算是讓工友們對他有了一些信任。
接下來的談話也通暢了不少,最起碼工人們不再那么敵視李初年了。
在與工友們的交談中,李初年獲得了不少的信息。
這些工人之所以沒有離開,是因為他們在建廠的時候都繳了兩萬元的風險金。
這錢至今沒有退給他們。
他們要是辭職走了,這兩萬元的風險金也就泡湯了。
那些離開的工人,有的是因為沒有繳過風險金,也就沒有什么顧慮。
有的是繳了風險金的,但通過個人關系要了回去。
還有一些繳過風險金的,要了很久也沒要回來,索性也不要了,辭職走人到別處去打工了。
在廠子紅火的時候,別說各級領導了,就是在廠子里稍微有點職權的,都能免費領出高檔布料。
但這些高檔布料不是送禮就是自己人用了。
廠子原先不是沒有好的技術人才,是得不到重用才離開的。
比如趙敏,她是紡織學院出來的高材生。
畢業(yè)后她本來能留在大城市里,可她選擇了家鄉(xiāng)的這個毛紡廠,目的就是想為家鄉(xiāng)的企業(yè)做點貢獻。
可在這里她得不到重用,有本事沒處使,她就辭職出去自己開辦了一家棉紗廠,生意紅火。
從這里走的人,大部分都去了她那里。
這個信息實在是太重要了。
李初年隨即問清楚了趙敏的棉紗廠的具體位置。
這次的現場座談很是成功,讓李初年獲得了很多的內幕信息。
可當李初年要離開的時候,那個敢講真話的工友悄聲又告訴了李初年一個震驚的消息。
在毛紡廠真正說了算的是二把手吳迪。
吳迪是楊立鐸的小舅子。
這個消息的確讓李初年感到很是震驚。
吳迪是楊立鐸的小舅子,趙晉是楊立鐸的表小舅子。
趙晉是鎮(zhèn)建筑公司的一把手,吳迪雖然是毛紡廠的二把手,但卻是實際上的一把手,王暢只不過就是個傀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