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貞三十三年,李昭寧掌刑獄復(fù)核,于雪夜微服查刑獄,釋冤囚十七人。
單騎入山南道,平反節(jié)度使誣殺良民案。
在任平反冤獄四十三起。
五月,天子染疾,詔兵部尚書、太子少詹事夏容與輔太子監(jiān)國。
七月戊寅,帝崩。
太子即位,改元元熙。
新帝登基首詔,擢夏容與為丞相,領(lǐng)尚書事;進李昭寧為御史大夫,位列三公。
由是吏治澄清,倉廩皆滿。
史載夏李輔政,朝野肅然。
政途上春風(fēng)得意,難免日常中就遇到些糟心的阻礙。
宴席設(shè)在暖香塢。
孟臨淵剛踏進花廳,就看見母親身側(cè)坐著個面生的婦人,滿頭珠翠在日光下閃著燦燦的光。
“昭寧來了。
”謝清徽指著那婦人道,“這是你姨母,如今在范陽盧氏當(dāng)家。
她家三郎今年剛?cè)牒擦衷骸薄氨R夫人。
”孟臨淵微微頷首,目光掃過席間神色各異的賓客。
這幾年定國公夫婦沒少張羅婚事,登門拜訪的人如過江之鯽,甚至還有不少愿入贅的世家子弟、寒門才俊。
好在年歲尚小,李祐和謝清徽又是寵愛女兒的,早些年推拒便也罷了。
只可惜這說親的勢頭,倒似那春日的野草,愈發(fā)瘋長起來。
孟臨淵慢條斯理地剝著橘子,聽著盧夫人將自家三郎夸得天上有地下無,謝清徽便勸道:“不若見上一面?”“母親多慮了。
”她將橘瓣放入口中,酸甜滋味在舌尖綻開,“女兒并非不愿嫁人。
”“哦?”定國公瞇起眼睛,“那這些日子退回的名帖”“因為女兒心有所屬。
”她放下橘皮,環(huán)視眾人,似笑非笑的看了眼定國公,“我傾慕丞相。
”滿座霎時鴉雀無聲。
誰人不知夏容與和孟臨淵權(quán)傾朝野,這二人若聯(lián)姻,新帝豈能安枕?“所以我愿此生不嫁。
”孟臨淵淡淡道,好似不知自己說出了怎樣驚天動地的話。
比起各種亂七八糟的傳言,還是癡情這個名聲好一些。
說起來還是前朝歷史給了她靈感,前朝當(dāng)年宗室與世家勢同水火,出了這么一對癡男怨女,最后雙方終生未嫁娶,最終合葬一處,因著不屈的反抗精神,反倒成就了一段千古傳頌的佳話。
她還為此去和夏容與商議了,見他并無心儀之人,也不在意,這才定下了這個由頭。
如若不然,她今日也不會出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