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們這些家伙要是喜歡,每人耍一門都行
想到這,吳寶峰有些玩味道:“合著你們以為咱紅軍就這10門重炮嗎?”
眾人面面相覷,敢情還不止10門。
殊不知紅軍窮得就剩下一堆炮了,只是吳寶峰不敢這樣說。
“大炮哥,你的意思是,你們還有重炮沒拖出來?”
這個問題雖說牽扯到軍事機密,但因為實在好奇,丁來順還是忍不住問道。
吳寶峰只是微微一笑,淡淡道:
“你不是我們紅軍炮兵,我只能告訴你,我們紅軍還有比這口徑更大的火炮?!?/p>
言罷,吳寶峰便一臉傲嬌。
那小眼神,活脫脫的像個發(fā)了跡的土財主。
眾人聞言張大了嘴面面相覷。
以他們對吳大炮的了解,對方?jīng)Q計不會因為這種事情而欺騙自已。
如果還有比122毫米口徑更大的重炮,那就只能是150毫米以上的加農(nóng)榴彈炮。
這可是能被稱之為護國神器的重型裝備。
目前這世上除了某些艦炮和岸防炮之外,陸地上少有比這玩意兒火力更兇猛的存在。
一炮下去,再堅固的防御工事都能給你鑿爛咯。
而此時的民國作為地緣面積排名世界前3,人口數(shù)量排名世界第1的國家。
攏共4億多人,居然湊不出一門重型火炮,說出來都是個笑話。
以至于抗戰(zhàn)前夕老常還得用以礦產(chǎn)交換的方式,跟關(guān)系還算不錯的小胡子買炮。
其原因不僅是因為國家異常窮困,單單一門重型火炮,加上牽引卡車。
當時所需花費的黃金就得按噸計算。
這還是沒算炮彈,要是再配備幾個基數(shù)danyao,這價錢更為恐怖。
以當時民國政府的實力,根本就是有心無力。
其次是因為西方帝國主義害怕得罪小日本,對咱們實施了軟性武器禁運。
即不能出口成品火炮等重武器,可以出口無縫鋼管等半成品原材料。
只是這一限制,正好擊中了當時民國的命門。
作為一個標準的農(nóng)業(yè)國家,即使提供全套原材料跟相應的設(shè)備。
在沒有足夠的電力以及相應技術(shù)工人的前提下,根本沒辦法對原材料進行再加工。
反之,作為當時亞洲唯一工業(yè)國家的小本子。
只要有原材料,就能源源不斷的生產(chǎn)出各種型號的重武器。
于是乎此消彼長,民國跟小本子的國力和軍力差距就越拉越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