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無罪而上刑,何況還是大焱王朝的鎮(zhèn)國公,這說不通,何況別人憑什么束手就擒!”
“你也是大夏臣子,食君之祿!為何替大焱人開脫?”
“我不是替大焱人開脫,我只是想為陛下盡忠,想要調(diào)查清楚到底誰是真兇!而不是為了一己私欲爭權奪利在這里表忠,妄自推測冤枉無辜,把陛下的江山推入深淵!”
在這些大致分為了兩派的爭執(zhí)聲中,有兩名大夏重臣在御書房外,當著眾人的面由議論變?yōu)榱藸幊场?/p>
表忠和盡忠。
在這時候的含義可是天差地別。
“你、你罵誰?”
“誰在陛下賓天時還想著自己的算盤,我就在罵誰!”
“你……你!御醫(yī)還沒宣布,陛下還不一定無救,倒是你在這里信口開河,我看你是不是巴不得陛下有個三長兩……”
就在這時。
幾名已經(jīng)盡了人事的御醫(yī)臉色煞白地一齊宣布了大夏天子的死訊。
“陛下……陛下駕崩了,還請皇后娘娘,請……請諸位大人,節(jié)哀順便……”
這幾位御醫(yī)是真怕。
雖然是御醫(yī),但在場這些大人,哪一個不是位高權重?輕易就能決定他們的生死,生怕他們節(jié)哀不成,順便就拿御醫(yī)的性命來撒氣——這種混賬事兒雖然說起來有些缺德,但前車之鑒比比皆是。
爭吵聲瞬間就停了。
大夏后宮嬪妃們的哭聲更大了,連帶著那些太監(jiān)宮女們也哭個不停,畢竟大夏皇帝這一死,他們搞不好就得跟著陪葬了。
皇宮內(nèi)。
御書房外。
哀嚎聲幾乎連成了一片。
在王治象之后,跟著進了御書房的秦萬等大焱重臣也已經(jīng)商量出了結論。
“陛下遇刺賓天,此事關系重大,九殿下的片面之言恐怕難以服眾,當然我們也不會無憑無據(jù)就斷定是大焱所為,只是還請大焱使團的諸位,在大夏查明真相之前,不要離開鴻臚寺一步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,傷了我們兩朝之間的和氣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