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沒想到你我之間還有這樣一段緣法,我留在修身林里的那道意念,就是你引動的吧?”
徐年點了點頭。
也正是魏載林留在修身林里的那道意念,為他引浩然清風(fēng)入體。
也算是一場可遇不可求的機緣了。
“我心即理,知行合一,不假外求,當(dāng)致良知……這十六字,原來就是來自于你。”
徐年沉默了片刻,搖搖頭,拱手說道:“晚輩借了他人感悟,投機取巧留在林間,讓前輩見笑了?!?/p>
魏載林笑了笑,說道:“是嗎?人間既有如此大才之人,改日你可要引薦給我認識認識。”
從魏載林的神態(tài)來看,他顯然也把徐年的話當(dāng)成了托辭,畢竟他們這些弟子雖然先后追隨老師的步伐來到此地。
但是儒家傳承可沒斷絕。
若是真有此大才之人,何須假借徐年之口,理應(yīng)自取功名流芳百世了。
徐年沉吟了片刻,點頭說道:“若有機會,晚輩自為前輩引薦?!?/p>
原本他還抱有一絲好奇,這位儒家圣賢是不是如他一樣的搬運工。
把橫渠四句搬到此世,成了醒世四為。
但魏載林顯然不知道“致良知”的出處,這一絲好奇也就可以煙消云散了。
只能說。
大概在類似的文化土壤下,即便是在不一樣的世界當(dāng)中,不同的人也可能會在歲月長河當(dāng)中,翻起類似甚至一樣的浪花。
魏載林笑著搖了搖頭:“你這后生倒是……有心了。”
他以為徐年說的機會,是指的他能夠回到人間。
但這人間……
他最好還是回不去為好。
“兩位之所以墜入此地,這是我的過失,我當(dāng)要彌補,兩位跟我來吧,我為你們指出一條回到人間的路……”
魏載林抬手招來清風(fēng),帶上徐年和陳沐婉在這層巒疊翠的竹林當(dāng)中穿行。
不一會兒,出了竹林之后。
一道魔氣橫貫了這片如洗碧空。
魏載林手執(zhí)玉簡指天,千萬文字飄然而出,浩氣盈天,他沉聲說道:“兩位,閉上眼睛,勿看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