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沒……沒有。
”見崔莞言不再看她,她才如蒙大赦般匆匆行禮,嘴里嘟囔著要去看晚膳,腳步匆匆地退了出去。
屋內(nèi)靜了下來。
不知何時(shí),柳枝垂著頭冒出來,手中提著一個(gè)食盒,小心翼翼地走上前。
“小姐,這是……剛送來的點(diǎn)心。
”食盒半掩著,露出里面整整齊齊擺放著的梨花糕。
她從前最愛吃這點(diǎn)心,王府的廚房里有個(gè)手藝極好的婆子,幾乎每日午后都會為她做不同的糕點(diǎn),她最愛的便是這口梨花糕,軟糯清甜,入口即化。
她拿起一塊咬了一口,那點(diǎn)清香停在唇齒間,卻無半分甜意,記憶卻驟然浮現(xiàn)。
那是王府冬日的午后,院中風(fēng)冷,廊下卻擺著一爐炭火。
她縮在椅中抄經(jīng),凍得手指僵硬,他自書房出來,瞥了她一眼,淡聲吩咐:“去叫人端些糕點(diǎn)來。
”不過寥寥數(shù)語,連目光都未多停留。
可那一盤梨花糕卻是熱騰騰的,婆子笑說:“王爺記掛著您,才特意吩咐的。
”她彼時(shí)心頭一熱,竟當(dāng)真以為這冷淡的人,也會在意她的喜好。
她將那點(diǎn)細(xì)微的溫情,珍而重之地攥在掌心,一遍又一遍告訴自己:他不是無情。
可如今再嘗,軟糯清甜全成齒間苦澀。
回望才知,那些所謂的溫情,不過是隨口的施舍,而她卻拿來抵御了整整一世的冷寂。
回過神,她將那擾亂心緒的記憶拋諸腦后,對柳枝道:“去把我買回來的蠟箋和松脂墨拿過來。
”-歇息了一日,崔老夫人總算恢復(fù)了精神,一早便坐在正廳念佛經(jīng)。
伺候她的趙嬤嬤推門進(jìn)來。
“老夫人,二小姐來了。
”崔老夫人聞言抬起眼。
雖說昨日那大師說她是福星,可這十七年來災(zāi)星的說法早已在她心底生根發(fā)芽,叫她驟然對那丫頭好,她心里還是擰著,哪里能立刻改了念頭?沉默片刻,她擺擺手:“你就說我還累著,今日不見她了,去庫房取幾匹云錦和兩只珠釵給她,讓她回去。
”“回老夫人,二小姐未說要拜見……只是送了一幅畫過來,說是給您的禮。
”“畫?”崔老夫人眉心一跳,看向那被捧進(jìn)來的錦盒。
“打開吧,讓我瞧瞧。
”趙嬤嬤展開畫卷,一股松香與淡淡的油墨味散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