伴著女人那陣似乎永遠也不會有情緒變化的清冷聲調(diào)。
“再不回去她們又要來催了。”
陸眠眼中微光一閃而過,安靜地攥住她的手,借力上了岸。
“謝謝。”
兩人之后再無對話,將觀眾口中的“極致離婚感”,詮釋得徹底。
從農(nóng)家小院外的道路直直出去,沿著馬路走上十分鐘左右,就到了這附近的菜市場。
生豬肉的采購地點,就在這里。
抽到“青椒炒肉絲”的付魚和姜時微,正在前往買豬肉的路上。
節(jié)目組雖然能在農(nóng)家小院里安置攝像頭,但要在去往菜市場的路上繼續(xù)安裝,就真的有些夸張了。
因而節(jié)目組特地派了個工作人員,負責直播她倆去買豬肉的這一段行程。
姜時微獨居在家,從不開火。
家里雖然有廚房,但只有一些刀具和碗盤,炒菜燉湯類的廚房用具,一樣都沒有。
她和陸眠一樣,活下去的方式是點外賣。
有時候興致上來了,就會點份水果,再去小區(qū)的超市里買份生菜,拿回來洗凈,搭配外賣員送到的水果一起,弄成一份簡約的水果沙拉。
原主和她剛好是極端。
原主天天去家附近的菜市場,通常還挑臨近中午的時候去,這樣買到的都是些成色不太好,但相對廉價的菜。
她們來的這處菜市場,倒是很干凈。
付魚拉著人直奔豬肉攤,盯著案板上的幾塊新鮮豬肉來回看了幾眼,對比出最好的那塊后,讓老板裝好。
節(jié)目組沒給她們手機,所以錢是工作人員付的。
姜時微一路上都沒怎么說話,看著她熟練地買完豬肉后,突然出聲問了付魚一句:“經(jīng)常去菜市場?”
付魚坦言:“我家那邊菜市場的菜會比超市里的便宜?!?/p>
姜時微輕聲自語:“朝霞附近好像沒有菜市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