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江林一到家,就把自行車隨意停在院子里,一溜煙跑回房里,反鎖。
“進去?!彼饽钜粍?,就進到熟悉的空間里。
看著滿樹的金紋醉香蘋果,江林仿佛看到金燦燦的金子往他口袋鉆,別提有多興奮了。
空間里的空氣帶著淡淡的蘋果香,像是回應(yīng)他的興奮。
江林先把十八個壇子沿溪流一字排開,用竹瓢舀了空間靈泉,里里外外沖了個遍。
現(xiàn)在的靈泉已經(jīng)不是當(dāng)初那一點了,隨著他種植的糧食越多,靈泉已經(jīng)變得很大了,更是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。
泉水過處,壇壁“嘶嘶”冒白霧,窯火味被沖得干干凈凈,只剩泥土本身的清甜。
他順手掰了一小塊醉香蘋果扔進空壇,不到三息,果塊化成金沫,壇底便積起一層稠亮亮的果漿——這就算“醒壇”完成。
接著是蒸糧。
他把早先囤下的高粱、玉米、糯米,按比例倒進石臼,又摘了五枚金紋醉香蘋果,連皮帶汁拍碎摻進去。
接著,他往灶膛里點火,這灶還是前兩天抽空壘的。為的就是時不時在空間,能夠開火做飯。
畢竟,這空間出品,必是精品,避免在村里引起不必要的轟動,他還是低調(diào)點。
最絕的是,江林往灶膛里塞的不是柴,而是空間里那棵老梨樹上掉落的枯葉——葉脈里含一絲天然梨花香,能把酒尾的苦味勾成回甘。
灶火一起,蒸汽裹著果香、糧香、梨花香,在空間里凝成一團乳白云霧,久久不散。
江林盤腿坐在灶前,手里捏著自制的“三合一酒曲”——麥曲、蘋果酵母、空間黑土培養(yǎng)的母曲,按時辰分三次撒進去。
每撒一次,蒸汽顏色就深一分,從乳白到金黃,最后竟透出玫瑰般的淡紅。
酒液初流時,他只接中間那一炷香時間的“花心酒”,前后酒尾全都棄掉。
如此三輪,得酒不過四十斤,卻清冽得能照出人臉。
他把酒頭裝進三十斤的小口陶壇,封泥時摻了一撮空間靈泉和的黃土,泥面上再按一枚醉香蘋果的果印做記號——這是“金紋醉香一號”,留給白爺?shù)臉悠贰?/p>
三天三夜,轉(zhuǎn)眼即逝。
江林把蘋果樹都摘完,才勉強把十八個酒壇子裝滿。
一切妥當(dāng),江林這才退出空間。
外頭雞已叫頭遍,他倒頭便睡。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