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氣也顯得穩(wěn)定。
他這是把現(xiàn)在的情況說了個清楚。
也就是,將丁稅與土地兼并之間的惡性循環(huán)說出來。
這時候,朱元璋的眼神已經(jīng)有了變化。
倒是不再是純粹的質(zhì)疑。
而是陷入了思考。
手指都在輕輕的敲擊著御案。
“是以,孫兒想,”朱雄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,語氣帶著謹慎,“是否可以嘗試將丁稅取消,或者,將原本按丁征收的稅額,折算后,全部攤?cè)胩锂€之中?也就是說,今后征稅,只看田畝多少,不論人口多寡。田多者,稅負重;田少或無田者,稅負輕,甚至無需繳納主要稅賦?”
他停頓了一下,給朱元璋消化理解的時間,然后繼續(xù)道:“若行此法,豪強地主兼并的土地越多,他們需要繳納的合并稅賦,丁稅加上田賦就越重,這無疑會大大增加他們兼并土地的成本和風(fēng)險,形成一種遏制。而對于無地少地的百姓,沉重的丁稅負擔(dān)驟然減輕甚至消失,他們便能稍稍喘口氣,不必為了逃避丁稅而賣地逃亡或依附豪強。如此一來,土地兼并之勢,或可稍緩?”
朱雄英說完,靜靜地垂手侍立。
他沒有打包票說能根治。
只是提出了一個或可稍緩的思路。
他將這個后世稱為攤丁入畝的核心思想說了出來。
并且說的很仔細,也更換了形容方法,也就是用這個時代朱元璋能夠理解的語言和邏輯,闡述出來。
這個時候。
殿內(nèi)陷入寂靜。
只有朱元璋手指敲擊御案的篤篤聲。
和他的凝重面容。
朱雄英并沒有急。
他心中明白,這僅僅是開始。
后面還需要考慮一條鞭法的賦役折銀化以簡化征收、杜絕中間盤剝,以及更關(guān)鍵、也更艱難的士紳一體納糧當差以打破特權(quán)壁壘。
而國運商城中那份詳細的《攤丁入畝與一條鞭法推行方略》。
這其實才是他最終說服朱元璋,并指導(dǎo)具體實施的底牌。
但現(xiàn)在,他只能等待,等待皇爺爺從自己所說的方法中,思索清楚。
“聽起來,倒是有些道理”朱元璋微微點頭,感覺確實或許有些說法,見朱元璋思索清楚了,朱雄英也沒有猶豫。
攤丁入畝和一條鞭法,都是要說清楚的。
他能確定,這兩種方法對于土地兼并都有著效果。
但具體哪種更合適,自己也不清楚。
畢竟現(xiàn)在是明朝初期,而非明朝中后期,也不是清朝時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