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呼萬歲之聲整齊劃一、
如同海潮般在殿宇梁柱間回蕩。
“平身。”鴻臚寺卿淡聲道。
“謝陛下?!?/p>
百官再叩首,方才起身,垂手肅立。
殿內恢復了寂靜。
香爐青煙無聲繚繞。
太子隨即坐于一側,然后緩聲道:“諸位,有事秉奏,無事退朝?!?/p>
大明朝,自然不可能沒有事情。
早朝按部就班地開始。
戶部尚書趙瑁手持象牙笏板,趨步至御前,聲音平穩(wěn)地稟報著近期國庫收支情況:
“啟奏太子殿下?!?/p>
“近月以來,山東、河南、湖廣等地相繼報災,或旱或澇,災民流離失所者眾?!?/p>
“戶部遵照陛下及太子殿下旨意,已緊急調撥各倉存糧及庫銀共計一百二十萬石、白銀八十萬兩,用于賑濟災民、修筑堤防、安置流民。然則,賑災支出浩大,加之北疆軍餉、河工歲修等常項開支,國庫存銀已顯空虛。臣等議,當于今秋,向各布政使司酌情加征部分賦稅,以補國用之不足?!?/p>
戶部尚書奏罷,垂首靜候。
殿內氣氛略顯凝重,災情與加稅,向來是牽動朝野的敏感話題。
聞言,朱標目光閃爍。
很快,他就知道該怎么做了,隨即不緊不慢的道:
“戶部所奏災情緊急,賑濟刻不容緩,此乃國之根本,民之生路,卿等處置得當,開源節(jié)流,確為當務之急。然則向地方加征賦稅一事,事關民生疾苦,需慎之又慎。既要解燃眉之急,亦不可竭澤而漁,更須嚴防地方胥吏借機盤剝,激起民怨。”
“此事,戶部需會同吏部、都察院,詳議章程,務求穩(wěn)妥,既要確保國用,更要體恤民力。待細則呈報后,再行定奪?!?/p>
這種事情,對于朱標自然不是難事,很快就解決了。
戶部尚書趙瑁躬身領命:“臣遵旨。”
朱雄英打量著這個趙瑁,若他記得沒錯的話,此人可是個大貪官。
郭桓案,就有著這趙瑁的參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