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
一周后。
香江。
長江大廈,最頂層的辦公室內(nèi)。
李超人正在接待幾名貴客。
作為一名只講利益的商人,李超人無疑是成功的。
他的發(fā)家史被很多人拿來撰寫成了激勵人奮進的故事,甚至還被編寫進了許多商業(yè)書籍中,作為成功的案例。
“李先生,我們是很久的合作伙伴了,這次我們受包先生所托,前來為你們雙方說和?!?/p>
“這一次,包氏對九龍倉可以說,是抱著勢在必得的心思,我們銀行也早就和包先生站在了同一戰(zhàn)線上。”
“只是我們都沒有想到,李先生的眼光竟然會和我們一樣,導(dǎo)致大家撞車。”
說話的人,正是惠豐銀行的副行長斯蒂文。
作為香江五大行之一惠豐銀行的副行長,斯蒂文在香江金融界的地位可以說是非常高的。
李超人發(fā)家,與惠豐銀行的幫助也是分不開的。
所以船王包才請來了斯蒂文做中間人,向李超人說和。
李超人呵呵一笑,面對斯蒂文的話,開口道:
“我也沒想到,包先生會想要收購九龍倉,據(jù)我所知,九龍倉背后的英資股東可并不想輕易放棄九龍倉?!?/p>
九龍倉的背后是資本雄厚的英資股東。
這些人不僅實力強大,而且與其它幾大行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(guān)系。
如今九龍倉的股票一路漲到了53元每股。
不論是他李超人,還是船王包,也都已經(jīng)被迫站到了明面上。
后面再要斗下去。
船王包想要如愿地收購九龍倉,不經(jīng)過一場血戰(zhàn),根本就是不可能達成的。
李超人早已經(jīng)看出了這一點。
實力不如船王包,收購的決心也沒有對方強烈的李超人,其實已經(jīng)放棄了收購九龍倉的心思。
如今他手握九龍倉一百多萬股,自然是要賣一個好價錢才行。
而他之所以這么說,無非也只是想要坐地起價,提醒船王包,自己手中的股票不僅他想要,九龍倉背后的英資股東們肯定也想要。
不論是船王包還是斯蒂文,他們都是長了七竅玲瓏心的人,論起心眼子,誰也不比誰的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