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緩緩坐下,手指輕輕撫過那些磨損的部件,仿佛觸碰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。
阿依夏張了張嘴,想要解釋什么,卻被林硯輕輕拉住手臂制止。
他走到一旁,對努爾古麗輕聲說:“能泡壺紅茶嗎?我想和老師傅好好聊聊?!?/p>
努爾古麗點點頭,默默進了里屋。
片刻后,茶香裊裊升起,三人圍坐在織坊一角的小桌前。
林硯打開手機,調(diào)出一段視頻——畫面中是阿依夏坐在織機前的身影,陽光透過窗欞落在她專注的側(cè)臉,織線在她指尖翻飛,如同跳動的旋律。
“這是我上次來的時候拍的?!彼f,“每根絲線,都是阿依夏親手織出來的。每一寸布,都浸透她的汗水和情感。如果我們不記錄,不讓外界知道,這些技藝遲早會消失?!?/p>
麥麥提低頭沉默,手指依舊摩挲著那臺老舊的織機,眼神卻多了一絲復(fù)雜的情緒。
這時,庫爾班不知何時也走進了織坊,笑嘻嘻地說:“要我說啊,咱們可以拍一組‘織布者的一天’短視頻,記錄麥麥提老師傅的故事,配上音樂和解說,放到抖音、快手上去,肯定火!”
林硯順勢接話:“我們也正籌劃一場‘非遺體驗日’,邀請游客來參觀學(xué)習(xí),甚至可以親手嘗試織一段艾德萊斯綢。收入全部歸織坊所有,阿依夏負(fù)責(zé)教學(xué),老師傅指導(dǎo),這樣既能傳承手藝,又能改善生活?!?/p>
阿依夏聽著這些話,眼眶微微泛紅。
她看向父親,聲音輕而堅定:“爸,我不想讓我們的手藝被埋沒。我想讓更多人看到它的美,不只是在這里,不只是在我們家里?!?/p>
麥麥提抬起頭,盯著女兒看了許久,又轉(zhuǎn)頭望向林硯。
他眼中既有審視,也有難以言說的掙扎。
最終,他緩緩開口:“你們要怎么做,我不攔。但我有一個條件——不準(zhǔn)用機器,只能手工?!?/p>
林硯鄭重點頭:“我們不會用任何工業(yè)手段破壞傳統(tǒng)工藝,只會記錄、展示,并引導(dǎo)年輕人真正了解它、熱愛它?!?/p>
阿依夏望著父親,嘴唇微動,卻說不出話來。
那一刻,她仿佛看見了父親背負(fù)一生的堅守,也在林硯的眼神中看到了希望與堅持的力量。
麥麥提緩緩轉(zhuǎn)身,走向屋內(nèi)角落那個斑駁的木柜,打開后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卷泛黃卻依舊柔亮的絲綢。
他將綢布輕輕攤開在桌上,那是一塊色澤已有些褪淡的艾德萊斯綢,邊緣繡著細密的花紋,像是凝固了時光的記憶。
“這是我年輕時織的第一塊綢?!彼f,聲音低沉而溫柔,“那時我十七歲,在父親的指導(dǎo)下花了整整三個月才完成。后來我一直留著它,從沒舍得賣?!?/p>
阿依夏的眼眶瞬間紅了,她走近一步,指尖輕輕撫過那塊綢布,仿佛觸碰到了父親未曾言說的青春與熱愛。
“爸……”她哽咽著叫了一聲,聲音里有震驚、有感動,還有多年誤解后的理解。
“拿去展覽吧?!丙滬溙釘[擺手,像是怕自己再多看一眼就會反悔,“但記住,這不只是塊布,是我們維吾爾族人的魂?!?/p>
林硯鄭重地收起綢布,深深鞠了一躬:“謝謝您愿意相信我們?!?/p>
夜幕降臨時,林硯和阿依夏走出織坊,沿著老巷子慢慢走著。
月光灑在青石板上,映出兩人并肩的影子。
風(fēng)輕拂過,帶著遠處果園淡淡的杏香。
“謝謝你?!卑⒁老牡吐曊f,語氣里藏著復(fù)雜的情緒。
林硯笑了笑,“是你讓我相信,慢一點,才走得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