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硯站在巴圖爾家門前,晨光微露,空氣中還浮著一層薄霧。
他深吸了一口氣,轉(zhuǎn)頭看了眼身旁的劉倩:“你準備好了嗎?”
“資料齊全,邏輯清晰,只差他的心門了。”她語氣冷靜。
門吱呀一聲開了條縫,巴圖爾探出半個身子,目光掃過兩人,帶著一貫的防備和不信任。
“又來?”他的語氣低沉,卻并不粗暴。
林硯點點頭,舉起手里裝著食材的布袋:“這次不是來說服您,是來請您一家吃頓飯。”
巴圖爾愣了一下,隨即皺眉:“吃飯就能讓我同意你們拆我家?”
“我們不動您的房子?!绷殖幤届o地回應(yīng),“只是想讓您嘗嘗,用傳統(tǒng)味道做出來的未來,是不是也能暖胃也暖心?!?/p>
劉倩趁機遞上一份文件:“這是周邊五個活化改造項目的財務(wù)報告,還有法律條款說明,產(chǎn)權(quán)不變,收益歸戶。您可以慢慢看。”
巴圖爾遲疑片刻,終究還是把門開大了些。
廚房里,林硯熟練地切菜、炒香料,鍋鏟與鐵鍋碰撞的聲音清脆而富有節(jié)奏感。
他做了四道家常菜:大盤雞、手抓飯、椒麻雞和一道改良版的杏鮑菇拌面——既保留新疆風味,又適配現(xiàn)代飲食習慣。
香氣飄進客廳時,巴圖爾的兒子努爾買買提忍不住探頭:“爸,真的有點香……”
飯桌上,沒人說話,只有筷子夾菜的聲響和偶爾點頭的眼神交流。
林硯沒急著開口,他知道這一刻,比任何語言都更有力量。
飯后,努爾買買提悄悄走到父親身邊,低聲說:“爸,他們不是要拆咱的家,是要幫咱們把日子過好?!?/p>
這句話像一顆石子,落進了巴圖爾心中的湖面。
他起身走到院中,看著墻角那棵年邁的老石榴樹,許久才回頭問:“你們真不會動我的院子?”
林硯走近,鄭重地說:“每一磚一瓦,都是您的根。我們要做的,是讓這根長出新芽?!?/p>
沉默片刻,巴圖爾終于點了點頭。
幾天后,喀什老城區(qū)的第一棟民宿正式動工。
院門口掛著橫幅:“老街廚房·第一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