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十六,高麗開京。
已然是一年中最為燥熱的時節(jié),即便是以”苦寒”見長的朝鮮半島,此刻也有些”濕熱交替”,斗大的汗珠自人體皮膚毛孔處滲出,而后汩汩而下。
為了避暑,高麗的達(dá)官顯貴們早已按照從大明學(xué)來的房子,開始熬制涼茶,被其小心珍藏的”冰塊”也從地窖中取出,使得濕熱的空氣中飄蕩著一絲若有若無的茶香味。
熾熱的烈陽下,不僅城中各處街道人煙冷清,本應(yīng)沿街叫賣的行商走卒們皆是躲在屋檐下扇風(fēng),就連理應(yīng)在署衙中當(dāng)差的官員們也是人影稀少。
不過倘若此刻有人從高處望去便會發(fā)現(xiàn),在距離王宮僅有半炷香腳程的”咸興本宮”附近卻是人頭攢動,入目盡是身著各色官袍的朝廷要員,瞧其爭先恐后的模樣,似乎全然沒有受到這酷熱氣候的影響。
”侍中,如今高麗王室衰微,正是需要您出來主持大局的時候”
”就是,就是,如今唯有侍中大人出馬,方才能拯救我高麗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?!?/p>
”侍中大人,你看這件黃袍合身否?”
氣勢巍峨的府邸內(nèi),一群高官顯貴們誠惶誠恐的跪倒在地,面紅耳赤的朝著端坐于上首,一言不發(fā)的”門下侍中”李成桂低吼道,眉眼間則是夾雜著溢于言表的興奮。
自從昔日”威化島回軍”之后,李成桂便是總攬了高麗的軍政大權(quán),成為當(dāng)之無愧的”攝政王”,完全凌駕于有名無實的”高麗國王”之上。
現(xiàn)如今,朝中忠于”高麗王室”的殘余勢力已然被悉數(shù)拔出,曾經(jīng)在遼東地區(qū)斗的不可開交的”大明”和”北元”也逐漸偃旗息鼓,難以干涉高麗的”內(nèi)政”。
故此,也到了眼前的”門下侍中”李成桂改朝換代,登基為王的時候了。
”諸位同僚,何出此言吶!”盡管臉上笑意盎然,炯炯有神的眸子中也充斥著濃濃的殷切,但身材魁梧的李成桂仍是擺手推卻道:”自古王者之興,非有天命不可。”
”余實否德,何敢當(dāng)之?”
此話一出,人滿為患的官廳中頓時鴉雀無聲,混跡于人群后方的官員們紛紛面露嘲弄之色,嘴角微微上揚。
遙想數(shù)百年前,高麗的開國之君王建便是通過煊赫的戰(zhàn)功,一步步成為”新羅”政權(quán)的大將,并在四十一歲的時候,受麾下心腹死忠擁戴,將”弓裔”取而代之,改國號為高麗。
換句話說,這高麗太祖王建便是通過”政變”,逼迫”新羅”的末代君主弓裔禪位,從而成為一國之君的,而根據(jù)史書記載,王建在受擁戴的過程中,就曾喊出過類似的口號。
不過在一番拉扯之后,手握軍政大權(quán)的王建仍是”不情不愿”的登上了王位。
如此說來,難道他們今日依舊不能如愿,還要陪著眼前的”門下侍中”在心照不宣的”拉扯”幾天時間?
按理來說,在唾手可得的”從龍之功”面前,他們理應(yīng)充滿了耐心和熱情,但問題是眼下正值酷暑,他們?yōu)榱吮硎咀约旱摹闭\意”,每日都要穿著厚重的袍服,并且通過步行的方式,趕來這咸興本宮”請命”。
除此之外,李成桂為了”避嫌”,還會刻意閉門不出,將他們晾在庭院外等候一段時間。
這一連串的操作下來,咸腥的汗水早已浸透了他們的衣衫,精神狀態(tài)也變得萎靡起來,恨不得能夠盡快結(jié)束這場早已注定了結(jié)果的”鬧劇”。
”侍中大人,王上身體抱恙,已是不能臨朝半月有余?!?/p>
”國不可一日無君,還請侍中大人莫要再推辭了?!碧蛄颂蛟缫迅蓾淖齑剑鳛槔畛晒痤^號黨羽,深受其信重的副相裴克廉終是硬著頭皮開口道。
夜長夢多,以他的身份和地位,應(yīng)該能夠讓眼前的李成桂徹底下定決心了。
”哎,爾等這是讓我為難吶,”聞言,李成桂的臉上頓時露出了一抹遲疑之色,隨即在眾人大喜過望的眼神中頷首道:”這樣吧,讓我在考慮一夜吧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