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僧連忙說:“叨擾貴府,我正不知該如何報答,怎敢見怪!
只是當(dāng)年唐王為我送行時,問我何時能歸,我大言不慚說年便可返回,如今在路上已耽擱了十四年,還沒拜佛求經(jīng)……
若再耽擱,回去又要十二三年……
這豈不是違背了圣旨?如此大罪,誰能擔(dān)當(dāng)?
還望員外讓我先啟程,等取經(jīng)歸來,定當(dāng)在貴府多住幾日!”
一旁的豬八戒忍不住高聲叫道:“師父也忒不近人情了!
老員外家大業(yè)大,又許下這般齋僧的宏愿,如今圓滿會慶,誠心留咱們,便是住上一年半載也不為過!
你怎的只管要走?放著現(xiàn)成的好齋不吃,非要去外面化緣。
難不成前頭有你老爺、老娘家不成?”
唐僧聞言大怒,喝道:“你這夯貨,只知道吃,絲毫不懂回向的道理,真是‘槽里吃食,圈里擦癢’的畜生!”
轉(zhuǎn)頭又對三個徒弟呵斥道:“你們?nèi)粽嬉潙龠@些,陷入嗔癡,明日我自己去拜佛便是!”
孫悟空見唐僧動了真怒,上前一把揪住豬八戒就打,邊打邊罵:“呆子不知好歹!惹師父生氣,叫我們也跟著遭殃!”
沙僧在一旁附和:“打得好!打得好!這般不說話都惹人嫌,還敢插嘴多言?”
豬八戒一肚子火氣,卻不敢發(fā)作,只好立在一旁不再吭聲。
寇員外見師徒四人起了爭執(zhí),連忙賠笑著打圓場:“老師父莫要焦躁,今日且放寬心,等明日我備了旗鼓,請些街坊親戚來送老師父啟程。”
這時,老嫗也走了出來,勸道:“老師父,既然來到寒舍,也不必急著離去。
——算算日子,你們來了幾日了?”
唐僧答道:“已有半月有余?!?/p>
老嫗說:“這半月就算是員外的功德!我這兒有些針線錢,也想留老師父再住半個月?!?/p>
寇梁、寇棟兄弟也走了出來,說道:“老爺,家父齋僧二十多年,從沒遇見過像四位老爺這樣的高僧,真是蓬蓽生輝。
我們兄弟年幼,雖不懂因果之道,卻也聽過‘公修公得,婆修婆得,不修不得’的道理。
家父、家母想略盡心意,也是各自求些功德因果。
便是我們兄弟,也有些束修錢,想供奉老爺們再住半個月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