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此同時,黑山縣衙的后堂內(nèi),燭火正旺。
肖青山端坐于梨花木太師椅上,目光死死盯著桌案前的物件——幾本邊角磨得發(fā)亮的檀木賬冊,以及三只用黃銅鎖扣鎖緊的木箱。
自打郭家塢堡那聲驚天炮響后,郭其山死在亂軍之中,肖青山就知道,屬于他的機會來了。
貪欲這東西,一旦開了頭就像野草瘋長。
先前他還需顧忌郭其山的勢力,只能在暗處撈些油水,可如今郭家樹倒,他便再無顧忌。
說起來郭其山這輩子最失算的,莫過于沒教出個像樣的兒子——郭凱那小子除了縱欲好色,便是整日斗雞走狗,論經(jīng)營算計,連郭家管家郭青的十分之一都不及。
管家郭青原是郭家的頂梁柱,心思縝密如發(fā),郭家的米行、酒樓、甚至那些見不得光的地下生意,全靠他一手打理得井井有條。
可偏偏城破那日,郭其山帶著郭青在城頭督戰(zhàn),一炮下來,父子倆連同郭家最后的主心骨,就這么被一鍋端了。
沒了主心骨的郭家,頓時成了散沙。
縣城里郭家的米行、商鋪掌柜伙計們見狀,哪還肯留?連夜卷了鋪子里的現(xiàn)銀細軟四散奔逃,只留郭凱守著空蕩蕩的塢堡,坐吃山空。
肖青山便是趁著這亂勁,雷厲風行地出手了。
他以“郭家拖欠五年商稅”為由,親自帶人查封了郭家在縣城的所有產(chǎn)業(yè),大張旗鼓地貼出告示,說要將這些鋪子“公開拍賣充公”。
可明眼人都知道,這不過是場自導自演的戲碼——他早已安排好幾個“白手套”,在拍賣場上用極低的價錢將鋪子一一拍下,轉(zhuǎn)了幾道手,最終這些產(chǎn)業(yè)全落到了他自己手里。
雖說大周律例明晃晃寫著“官員不得經(jīng)商”,可這規(guī)矩到了地方,早就成了一紙空文。
歷朝歷代,哪個有權(quán)有勢的官員背后沒有幾樁生意?
只不過大多是找個商號掛名,明著是官商勾結(jié),暗著卻是自己當老板罷了。
肖青山如今便是如此,借著郭家倒臺的東風,悄無聲息地吞下了這塊肥肉。
“老爺,這是本周的流水賬?!?/p>
師爺康松輕手輕腳地走近,將一本新賬冊捧在手里,聲音壓得極低。
他是肖青山的心腹,這些見不得光的營生,向來由他一手打理。
“念。”肖青山靠在椅背上,手指在扶手上輕輕敲擊。
“米行這邊,本周入賬三百三十兩七錢四十文;城西酒樓生意回暖,進賬一百五十八兩六錢;賭場是大頭,九百五十兩八錢;還有城南那兩處窯子,合計二百一十四兩……”
康松一邊念,一邊偷瞄肖青山的臉色。
果然,聽到米行和窯子的數(shù)目,肖青山的眉頭瞬間擰了起來,像打了個死結(jié):“米行怎么比上月還少?窯子更是差了一半,上周不是還過五百兩嗎?”
康松早有準備,連忙解釋:“老爺您忘了,眼下剛開春,各村去年的存糧還沒吃完,春耕時節(jié)家家忙著備耕,哪有閑錢買糧?要等夏征前后,青黃不接的時候,米行的生意才能火起來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