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支親衛(wèi)團明顯就是為了搜尋林少裳的下落,見到此處升起響箭后過來查看。
此時,那騎兵認出陳余后,意識到皇帝也有可能在這,顯得既驚又喜。
但還未及反應。
就見陳余快步走近,捏著旱鴨嗓,道:“哼,既認出雜家的聲音,還敢阻攔?下馬!陛下就在村中,身處陷阱,雜家要親自去護駕!”
說完,也不容那人多言,就一把將之拉下馬,并奪過他手中的刀,快馬奔向村中。
那名騎士又愣了一下,回過神,這才對身邊的同伴說道:“你速速回營通知大帥,就說已找到陛下,讓他帶兵前來接應。此處出現(xiàn)慶王府的人馬作亂,陛下處境仍不安全?!?/p>
“是?!?/p>
另一名騎兵應是,火速策馬離去。
與此同時。
村中的戰(zhàn)斗已趨于落幕,王府騎兵隊雖還有近二百人活著,但隨著鎮(zhèn)西軍的殺到,局勢瞬間反轉,已全數(shù)被控制起來。
陳余快馬過去,在鎮(zhèn)西軍陣前停下,高聲道:“吾乃御前近侍余德春,慶王府騎兵忤逆作亂,殘殺平民,意圖對陛下不利,罪不可赦,當處以極刑?!?/p>
“鎮(zhèn)西軍可代旨殺之,以儆效尤。王府之眾,皆不可留!另三面山上仍有叛軍盤踞,速速求援,擊退逆賊!”
根據(jù)濟州軍的線報,王府大軍可是來了兩千人,雖已被殲滅五百,但三面山上的步卒若沖破火墻限制,單靠數(shù)百鎮(zhèn)西軍卻也不能穩(wěn)操勝券。
關鍵是這里是江南,并非鎮(zhèn)西軍的地盤。
王府大軍可隨時增兵,若不加緊撤離,只怕會節(jié)外生枝。
好在此次鎮(zhèn)西軍陪同林少裳下江南,三千親衛(wèi)團隨行,倒也有增援之力。
說完話。
陳余也不等鎮(zhèn)西軍反應,就直沖村中祠堂而去。
領頭的鎮(zhèn)西軍將領回過頭時,只見陳余離去的背影,但聽他自稱“余德春”,那人倒也立馬想到了林少裳可能也在這。
驚喜之下,隨即快馬跟了上去,喝道:“王府騎兵作亂罔上,全部就地正法!另,來一隊人,隨我護駕?!?/p>
話聲剛落,人已快速追趕陳余而去。
一眾濟州老兵與村民在裘老八回到祠堂后,迅速退回了陣地前,避免與鎮(zhèn)西軍擦槍走火。
見到陳余一騎奔來,站在隊伍最前方的裘老八一眼就認出他,剛想呼喊:“陳”
但只吐出一個字,就見陳余暗中做出“噤聲”的動作,似乎并不想讓裘老八直接喊出他的真名。
他此時雖戴著面巾,不過裘老八還是通過體型和陳余身上的衣物認出了他,也意識到了他的隱晦,立馬及時收聲。
而陳余之所以蒙面,是不想讓鎮(zhèn)西軍的人見到他的真容。
至少,現(xiàn)在還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