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為皇帝的兒子,六皇子和他的哥哥們一樣,擁有一名皇子該有的聰明和敏銳。
他幼年喪母,很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。
他知道梅貴妃討厭他,知道三皇子瞧不起他,知道二皇子表面和和氣氣,卻只是想拉攏他,一起對付三皇子罷了。
他在他們眼里,從來不是什么重要角色。
六皇子偶爾也會難過。
但他很快學會了不在乎。
他有自知之明,論年紀,論母家背景,論實力,他都是最不出眾的那個,所以他從來沒什么野心。
不過,這并不意味著他當真毫無心機。
“那天我在城門口遇見二皇兄,我從沒見過他穿成那樣,”六皇子道,“我猜他一定是要出去辦什么事,而且不想被人發(fā)現(xiàn)?!?/p>
所以他臨時改變行程,朝二皇子離開的方向?qū)ち诉^去。
“我在金明池邊看到了梅春深,”六皇子道,“他和二皇兄的馬車待在一起?!?/p>
他當即猜到,二皇子這趟出城一定有什么貓膩。
但他還是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。
“如果早知山上有那么多殺手,我一定不會讓人進去?!?/p>
六皇子垂下腦袋,聲音慢慢低了:“侍衛(wèi)們的尸首運回來的時候,我其實沒敢仔細看……我從沒想過他們會死?!?/p>
他府里的侍衛(wèi)不多,但個個都很忠誠。
那天他被侍衛(wèi)扶上馬,聽到的最后一句話是:“殿下,快走!”
他伏在馬上,聽著身后傳來的喊殺聲,不敢回頭。
他從沒想過,因為自己一念之差,會死那么多人。
“你說我是不是很壞?”六皇子聲如蚊蚋,“如果我不去跟蹤二皇兄,而是老老實實去砍我的樹、挖我的石頭,我身邊的人就不會死。”
對于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而言,這樣的犧牲遠遠超出他的想象,壓得他直不起腰。
池依依聽著他的懺悔,沒有出聲。
六皇子并不需要她的安慰,他什么都懂,只是想找一個人傾訴罷了。
池依依也是從他這年紀過來的,她早早沒了母親,家里只有一個不稱職的父親,和一個心懷叵測的兄長,他們無暇理會她的心事,她只能日復一日坐在繡架前,將自己的悲歡喜怒繡成一幅幅畫作。
六皇子應(yīng)當也是這樣。
他沉迷于機關(guān)術(shù),何嘗不是一種自我放逐,只有在那個獨屬于自己的世界,他才能獲得平靜與滿足。
池依依撿起一枝掉落的柳條,蹲在池邊,將它伸入水中。
六皇子還在反省。
他從自己三歲記事開始述說,說他在宮里受過哪些欺負,等他稍大些,又是如何反擊回去。
他嘀嘀咕咕,嘮嘮叨叨,像是要把十幾年來憋在心里的話一次說完。
他說著說著,“嘩啦”一聲,水里忽然蹦出一條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