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荀面如土色,哪敢違抗,只得帶著手下灰溜溜地站到破損的門邊充當(dāng)門神。
李子城這才轉(zhuǎn)身,步履從容地返回臥房。
房內(nèi),燈燭已亮。
先前那位千嬌百媚的“新婦”,此刻端坐桌前,手中緊握一柄寒光閃閃的短匕!
見李子城進(jìn)來,少女立刻攥緊了刀柄。
兩人幾乎同時開口,聲音里都充滿了警惕與質(zhì)問:
“你究竟是何人?為何會在此處?”
“姑娘,你又是何人?為何藏身我家?”
面對少女的詰問,李子城頗感無奈:“在下乃陛下欽封的禮部郎中,此宅,正是陛下所賜!”
此言一出,少女杏目圓睜,怒意勃發(fā):“果然!我就看你非善類!原來真是那朱棣逆賊的爪牙!”
話音未落,不給李子城絲毫辯駁之機,少女手中短匕寒光一閃,如毒蛇吐信般,直刺向李子城心口!
少女雖負(fù)傷在身,動作卻依舊迅疾如電!
眼見那寒芒閃爍的匕首就要刺穿胸膛,李子城背在身后的手猛地一帶,關(guān)上房門,同時急喝:“我乃方孝孺門生!”
他未作抵抗,深知自己絕非這少女對手。若她真是靖難遺孤,必知方孝孺之名。若連這名號都救不了命,那今日便是死期!
喝出師門的同時,他后背緊貼門板,側(cè)過頭去,不敢看那少女,更不愿目睹自己血濺當(dāng)場的慘狀。
預(yù)想中的劇痛并未降臨。
他緩緩睜眼,只見那少女已收手坐回桌前,正冷冷瞧著他。
“方先生的高徒,竟是這般貪生畏死之徒?”少女語帶譏誚。
李子城登時火起:“你莫忘了!方才若非我周旋,你早被鎖入詔獄!”
“哼!若非我……使出權(quán)宜之計,你也早陪我一同進(jìn)去了!”少女毫不示弱。
若李子城真被扣上“私通逆黨”的帽子,下場只會比她更慘。念及此,李子城強壓怒意。
“你究竟何人?為何藏身此地?”
“陳俊茹!”少女聲音冰冷,“家父乃前兵部尚書陳舒平!他擁戴建文皇帝,已被朱棣逆賊所害!我此番潛入應(yīng)天,便是要手刃此獠,為父報仇!”
李子城聞言,眉頭緊鎖。
他原以為錦衣衛(wèi)不過是捕風(fēng)捉影,未曾想竟真有建文舊部潛入了京城!難怪今夜錦衣衛(wèi)傾巢而出,鬧出如此大動靜。想來其他官員府邸雖未明查,也必有暗探。自己倒是因禍得福,剛得賜此宅,尚未被安插眼線,才僥幸躲過。
陳俊茹答完,反問道:“我聽聞方先生已被處決,其后卻再無音訊,究竟如何?”
方孝孺入翰林院之事雖非絕密,但這些東躲西藏的遺孤又豈能知曉?李子城略一沉吟,決定如實相告:“我與先生得蒙特赦,性命無虞。然先生家眷已受牽連,流放他鄉(xiāng)。至于我……不過是托庇于先生余蔭,方在朝中謀得一職。”
“哼!”陳俊茹眼中不屑更甚,“我說你一個‘罪徒’何以入朝為官,原是攀附了朱棣逆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