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送爽,丹桂飄香。
一轉眼竟然已經到了秋天。
農忙過后,四海城的幾個糧倉放得滿滿當當的。
林晚的養(yǎng)蠶大業(yè),也初見成效,她現在蓋著個被子,便是蠶絲被。
只是用蠶絲制衣,這確實需要很大的技術含量,而很顯然的是,他們這個草臺班子沒有人有這個技術。
林晚倒是嘗試過,制作了一臺紡織機,也能夠織出來一條布。但是缺點也很明顯,經緯線有些凌亂。
穿肯定也能穿,但是養(yǎng)才蠶不容易,這樣做顯然是有些浪費了。
林晚試了幾次之后,便暫時放棄用蠶絲制衣的想法,改成了做蠶絲被。
不過這臺紡織機卻也沒有放在角落里吃灰,反而很受歡迎。
以前大家扣扣搜搜的,舍不得買布做衣服。
但是現在卻不用那么節(jié)省了,因為他們有了織布機,只要去找一些苧麻類的植物,花一些力氣,紡成線,再用織布機織成布,根本就不用花錢。
除了提取植物纖維這一項比較花費力氣之外,其他的活小孩子就能做。
現在城里的小孩子,甚至把織布當成了一種樂趣。
現如今,城里的每一個人,所以說沒有穿上蠶絲衣服,但是卻每一個人都穿上了自己親手制作的麻布衣服。
整個城池的精神面貌都煥然一新。
林晚預備著,等到明年,再開荒出來幾畝地,全部用來種植苧麻,他們不僅可以實現穿衣自由,甚至還可以遠銷到其他城池里。
現在他們都去居住在內城,晚上遠遠看過去,城墻上面還會有紫光流爍,宛如天上神宮一般。
內城里的房子,除去他們自己居住的房子,以及街邊兩側的商鋪之外,其他房子都還在修建中。
不過當初修建城墻的時候,還剩下一些紫云石,林晚便又悄摸摸地自己添了一點,用這些紫云石修建了一座城主府。
林晚原本還想著先把內城修建好,等不夠住了,再往外面擴,再修建外城。
但是現在看來她的擔心完全是多余了,他們三個村子并起來,都只并了500個人,光是內城都遠遠沒住滿。
不過他們在這個山旮瘩里面,外面又有蟲蟲迷霧包圍,想要吸引各路商戶進來駐扎,實在是有些難。
林晚想起她曾經去過一次的拍賣會,突發(fā)奇想,不如干脆在這里也搞一場拍賣會!
不過搞拍賣會的前提是要有路才行,但四海城周圍全都是山路,晴天還好,一到下雨,根本走不動。
于是,林晚讓大家暫時放下修房子的活兒,改去修路。反正房子早就夠住了。
林晚趁此機會,給大家普及了一個新概念,要想富先修路!
不過這修路有,自然也不可能把整個無名之地都做到村村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