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耳房炕上,九九小心翼翼地鋪開幾尺秋華年去縣城買的棉布,拿著剪刀比劃了半天,一直沒敢下手。
秋華年鼓勵她,“別緊張,先拿我們幾個穿的練手,凡事都有,又有才氣會作詩。
這些要求對游學(xué)多年、天資卓越的杜云瑟來說屬于小兒科,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,就像如果不提前知道考試題型和范圍,漢語言文學(xué)博士也會在高考語文卷子上翻車一樣,想穩(wěn)穩(wěn)拿下院試,認(rèn)真研讀《院試匯要》還是很有必要的。
杜云瑟看著秋華年翻書,含笑問他,“華哥兒要與我一同讀書嗎?”
秋華年趕緊搖頭,杜云瑟回來時帶了二十來本書,絕大多數(shù)都是自己手抄的,秋華年好奇看過一遍,沒有一本能讀得下去。
他雖然認(rèn)識繁體字,但從上到下、從右到左的排版方式加上滿篇晦澀的之乎者也、經(jīng)史子集,分分鐘就打消了他閱讀的興趣。
杜云瑟遺憾地收回邀請,心想以后要找一找華哥兒喜歡的書。
又過了幾日,天氣越來越暖和了,秋華年估摸著到了能給棉花育種的時候,特意叫來了孟福月夫妻和胡秋燕。
“華哥兒,你弄這么些豆渣子干什么?”胡秋燕一進門就看見秋華年在攪拌盆里的豆渣。
秋華年抬起頭,“我做點農(nóng)肥,用它泡種子,棉花苗發(fā)芽快還長得好。”
棉花育苗的第一步是用藥浸泡種子,提高發(fā)芽率和種苗生存能力,在現(xiàn)代常用的農(nóng)藥是磷酸二氫鉀,到了古代,秋華年沒地方買現(xiàn)成的化學(xué)藥品,只能自己想辦法。
磷酸二氫鉀的本質(zhì)是磷肥和鉀肥,豆渣中含有大量的磷肥,草木灰中含有許多鉀元素,可以作為平替。
秋華年和孟家豆腐坊買了不少豆渣,用少量種子做了好幾組對照實驗,終于確定了一個最合適的比率。
他按比例把豆渣和草木灰混合,加水用木槌敲打出汁,發(fā)酵幾天后過濾出不含渣的液體。
接著把棉花種子放入液體,充分浸泡,這個時間不能過長,兩刻鐘后就撈出來,用干土和木灰的混合物包裹種子,把他們一粒粒塞進已經(jīng)裝好濕潤的肥土的柳編育種盤里,一個小格子一粒種子。(注2)
胡秋燕等人在一旁看得嘖嘖稱奇,“華哥兒,這樣棉花苗就種出來了?”
秋華年拍了拍手站起來,“沒錯,天發(fā)芽,二十天左右就能移栽到田里。棉花苗不能受涼,晚上要把育種盤搬進屋里,萬一天氣不好,可以在屋里燒炕保證溫度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