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玥看了信,沒忍住流下淚來,尤其是她看到安哥兒那句我想母親,我不想要繼母的話,讓她完全控制不住眼淚。
她一邊流淚一邊罵:“也不知道是哪個缺德的,居然這樣嚇唬一個孩子,也不怕報應(yīng)到他自己的子孫后代上!”
林燁把人抱入懷:“父親母親在追查了。”
除了林黛玉的信以外,還有林如海的,把這件事的經(jīng)過都寫了,還有一些關(guān)于欽差的言論,林燁看了以后,覺得可以把他查到的東西都送出去了。
他之前給皇上的密折提過一嘴,但欽差親眼見證的又不一樣。
所以楚大人的案桌上就看到了不同時期的戶籍冊和魚鱗冊。
一個登記人口,一個登記土地。
人口總體這些年是增加的,但土地就微妙了,這么多年,良田數(shù)量增加的太少了,而在郡王府名下的太多了。
土地是很好查的,因為土地不會跑,不會跳,也藏不起來,只要和原先的對比,紙面上就能輕易發(fā)現(xiàn)不對。
原先這里登記的是良田,如今變成了荒地,這些被特別的摘錄了出來,等待有心人的發(fā)掘。
至于現(xiàn)在是不是荒地,上面的地址這么明確,他們想去看隨時可以去,反正林燁是不認為那是荒地,誰家的荒地有圍墻、有人看守,閑人免進?
看著這些東西,楚大人就知道為什么小林大人的夫人之前突然得了“怪病”了,他查的這么細,南安郡王府又不是泥捏的菩薩,不想把這根眼中釘拔出才怪。
除了這暗搓搓的告狀,另外還有這幾年的情況對比,狀是要告的,功也是要表的,這不沖突。
另外,林燁還送上了一個計劃,這個計劃楚大人看了以后按下了,觀察了一陣后,默默的采用了。
于是,欽差帶來的人更加頻繁的在南疆四處核查,一直窩在育興城不動彈的司徒銘希也按捺不住了,以核查為名,四處欣賞名勝古跡,結(jié)果意外發(fā)生了,他在去一個有名的佛寺上香時,遇刺了。
消息傳開,育興官場發(fā)生了一場大地震,之前吳欽差在隔壁出事,他們還在做壁上觀,如今事發(fā)生在南疆,換成他們提心吊膽,他遇刺了?!受傷了嗎?
如果太上皇的兒子在南疆折了,他們頭上烏紗帽還能保得住嗎?更有甚者,他們的項上人頭還能保住嗎?
南安郡王:“……”
他覺得自己不是烏鴉嘴,他只是有先見之明罷了,幸好他沒讓他們住進郡王府。
慶幸歸慶幸,南安郡王府也難辭其咎,因為司徒銘希出游,跟南安郡王府借了護衛(wèi),他不能完全扯開關(guān)系。
他想到這里,差點跳腳:到底是誰這么大的狗膽,接二連三讓他染上一身騷?!
殿下情況如何二次遇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