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路上,蘇文總算是有機會領略到了民國時期,陜北一帶風土人情。
臨近年關,經常能聽到鞭炮噼里啪啦的聲響。
甚至路過某些村子時,還能瞅見里邊正在舉辦社火活動。
到處都是一番欣欣向榮之景,惹得蘇文時而連連張望。
并且跟蘇文初到陜北那會兒不同的是,現在的陜北老鄉(xiāng)們,臉上看不到什么愁苦之色。
幾乎人人臉上掛著笑容,身上也不再像之前那樣滿是補丁。
看著他們身上衣服所用的面料,蘇文這才記起之前采購的那幾十萬匹棉布和的確良。
而當百姓們看見四不像的車隊路過時,立馬就認出了是紅軍的車隊。
于是紛紛停下腳步,跟車隊熱情的揮手致意。
老鄉(xiāng)們淳樸的表現,也深深打動著蘇文。
充分證明了一個道理,那就是誰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,百姓們就擁護誰。
車隊越是靠近膚施,紅色的氣氛就越是熱烈。
到處都是催人奮進的革命標語,這讓蘇文也不禁感到心潮澎湃。
車隊并未駛入膚施城,而是繞道駛上了鳳凰山。
那座曾經只出現在電視里的寶塔,如今居然就在眼前。
蘇文忍不住拍了拍自已的臉,生怕這一切只是一場夢境。
因為有一截道路不方便行車,因此只能下來步行。
不過此舉正合蘇文心意,畢竟就算是后世之人,也絕對領略不到如此原滋原味的紅色美景。
剛一下車,便有警衛(wèi)員提前一步快速跑去通知幾位首長。
于是蘇文想給他們一個驚喜的想法,只能作罷。
故而只能跟隨軍團首長們一起,加快了行進的腳步。
幾分鐘后。
一行人,遠遠便看見前方并排著走來三人。
蘇文使勁揉了揉眼睛,有些不敢置信的盯著前方。
三位首長居然跟蘇文記憶里的完全不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