莊氏原以為這封州回來的小丫頭是個怯懦的,只會低頭跪地求憐惜,沒料到張口便是這般不軟不硬的譏刺。
她與孫氏對視一眼,又忙不迭地偏頭去看李氏。
果然,李氏臉色已沉,手中佛珠捻得“咔咔”作響,眼里閃過冷光。
她最清楚李氏的脾性,這女人表面溫婉,從不當(dāng)眾發(fā)作,可耳根子軟一旦記恨上誰,絕不會輕饒。
這話偏生是自己先挑起,如今讓李氏不快,日后少不得要被找茬。
莊氏心里暗罵崔莞言,面上卻擠出笑,柔聲道:“二小姐倒是伶俐,只是封州苦寒之地,能安穩(wěn)回來便好,旁的也不必多說,免得惹夫人心煩。
”崔莞言低下頭,垂在身側(cè)的手指悄然收緊。
再抬起頭時,眼底卻已染上一層水光,聲音軟軟的,帶著幾分怯意:“是莞言唐突了,姨娘說得對,莞言從小在封州,見識淺,只是想著回京后能多學(xué)些規(guī)矩,不敢給夫人添麻煩。
”“兩位哥哥在外的名聲,定是有心人亂說了去,莞言道聽途說,惹夫人不快,實(shí)在該死。
”莊氏臉上的笑僵住。
方才她還想把話圓回去,可沒料到這丫頭輕輕一句“有心人亂說”,便又將火頭引到她頭上。
誰不知李含云最忌諱旁人議論她那跛腳兒子?這話看似請罪,實(shí)則將崔時在外風(fēng)頭太盛點(diǎn)得明明白白。
氣氛僵持時,孫氏忽地輕聲笑了笑:“二小姐一片孝心,夫人最疼體己懂事的孩子,旁的閑言碎語哪里能入耳呢?”“這京中世家人丁興旺,總有人在外說長道短,咱們聽聽便罷,管不得那么多的。
”莊氏鮮少在口舌之爭中落得下風(fēng),現(xiàn)下卻只能擠出笑,低聲應(yīng)了句:“妹妹說的是。
”崔莞言看著這二人姐妹互助的樣子,覺得實(shí)在可笑。
這一世,定要叫她們斗得死去活來才好。
李氏抬手示意崔莞言起來,原本是要借這場請安給她下馬威,可這一番下來,被挑動怒火的反倒成了莊氏。
災(zāi)星克死了她的兒子,好處卻叫莊玉容那狐媚子占了去。
本想訓(xùn)斥這三人幾句,想到自己已遭崔晉厭棄,若莊氏再添油加醋吹枕邊風(fēng),只怕往后崔晉更難有好臉色,只得壓下怒火:“都出去吧。
”-崔莞言被李氏安排在最偏僻的聽竹軒,回到院子時,青禾已在灑掃。
屋內(nèi)冷清陳舊,舊器翻新掩不住歲月痕跡。
窗紙泛黃,墻角生灰,屋檐低壓。
桌子上的舊漬,無論青禾如何用力都擦不干凈。
“主院的東廂空著,南院新修過也空著,怎么把小姐安排到這樣偏僻的角落里來?”她嘟囔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