淞滬會戰(zhàn)!
鄂軍!
這幾個字眼,對于任何一個大夏軍人而言,都代表著一段用鮮血和白骨鑄就的悲壯歷史!
那是真正的血肉磨坊,是大夏民族最危急的時刻,一群鐵骨錚錚的漢子用生命筑起的防線!
趙剛死死地盯著屏幕,渾濁的雙眼仿佛要穿透時空,回到那個戰(zhàn)火紛飛的年代。
“小陳。。你不認識這身軍裝,不怪你。。別說你,現(xiàn)在整個大夏,怕是也找不出幾個認識它的人了?!?/p>
趙剛的聲音沙啞得厲害,帶著無盡的滄桑與悲涼。
“當年都說‘鄂軍不亡,川軍不出’,為何?”
“因為我鄂軍子弟,扼守中原九省通衢,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!”
“面對外敵,我鄂軍子弟,向來都是第一個頂上去,流盡最后一滴血!”
“而這身軍裝,在當時只存在了不到三個月!支援淞滬會戰(zhàn)的鄂軍,全員都填在了上海的血肉磨坊里!”
“番號都被打沒了!戰(zhàn)后資料遺失,這身軍裝,也就成了絕響。”
說到這里,老司令員的身體晃了晃,眼淚再也抑制不住地滾落。
“當時我就是鄂軍隊里的勤務兵,這身軍裝,我不會認錯!”
“我雖然不認識這位老英雄是誰,但他身上穿著的,絕對就是當年的鄂軍軍裝?。 ?/p>
部長陳建國聽到這,不禁倒吸一口涼氣。
“趙老,淞滬會戰(zhàn)距今88年,如果沒算錯的話,當時您才10歲。。就已經(jīng)當勤務兵跟隨不對去支援上海了嗎??!”
要知道,在如今的和平年代,十歲還只是個上三年級的孩子?。?!
甚至有些被溺愛的孩子,這個時候吃飯還需要人喂。
可就這樣的年齡,當時都已經(jīng)要上戰(zhàn)場了嗎??!
趙老一聽,不禁苦笑出聲。
“小陳啊,你不是本地人,所以有些事情你不了解?!?/p>
“你知道,為什么現(xiàn)在的江城人都會給孩子過十歲的生日宴嗎?!?/p>
“因為在那個戰(zhàn)爭年代,前線的鄂軍都打完了,實在沒人了,只能讓10歲的孩子上!”
“江城的孩子一旦過了10歲,就要上戰(zhàn)場了!”
“江城人的年夜飯為什么都在上午吃,因為上午吃完,下午就要跟部隊出去打仗了?!?/p>
“當時的我也不例外,剛滿10歲就征軍入伍了?!?/p>
“當時的隊伍里,全都是跟我差不多大的孩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