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明在大鮮卑山下浴血奮戰(zhàn)的時候,并不是鮮卑可汗慕容洪不仗義,不想下山參戰(zhàn)
實在是,他的傷情過重,加上看到圍山的匈奴大營中一片火海,情緒過于激動,連命令還沒來得及下直接就掛了!
而他的一群兒子們,痛哭了一番后,又開始激烈的爭吵了起來!
爭吵的核心,自然是誰來繼承汗位?
這些王子們,一個個都是別妃生的,誰也不比誰高貴,于是相互頂牛干仗了起來!
而下山參戰(zhàn)援助的事情,早就成了“次要矛盾”了。
他們誰也不服誰,最后讓父親的大妃長孫月華來決定,誰可以繼承汗位?
長孫月華早已哭成了淚人,她也一時間做不了決定,由誰來繼承慕容洪的位置。
六個兄弟,各自的勢力都差不多
若真要選擇錯誤,那勢必會引起鮮卑人內部的一場腥風血雨。
如此尷尬的情況,正是草原部落政權中政治制度發(fā)展不健全的最直接的體現(xiàn)
一代君王死后,如果繼承人沒有確定,那勢必要進行一番慘烈的內斗后,一切才能塵埃落定。
這幾乎都成了慣例和習慣了
在江明前世的歷史中,元朝就是這樣,每次帝國的大汗死后,都要伴隨著一場慘烈的內部戰(zhàn)爭。
也正因為如此,歐洲,南亞這才逃過了一劫。
而元帝國也就持續(xù)了九十多年就完蛋了
這跟他們的君位傳承制度有著很大的關系!
但這些事情,對于中原王朝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!
凡事未雨綢繆,立儲,對于一個國家來說,是天大的事情,豈能含含糊糊,一直沒有定論?
就算君主腹黑陰鷙,半天沒有定下儲君,那大臣們也會根據有嫡立嫡,無嫡立長的原則,妥善的處理好這個問題!
絕對不會出現(xiàn)幾個兄弟像餓狼一般反目成仇,相互內斗的局面!
上面都打成一鍋粥了,慕容洪的尸體被扔到一旁,誰還管山下打成啥樣?
總之這幫王子們都清楚,江明真的過來救了,以他的本事,擺平北匈奴的亦邪耳,完全沒有問題!
六個兄弟,從深夜一直吵到天亮,誰也沒下山援助
直到江明的使者上山了,他們還在相互內斗呢!
其中二王子的胳膊,還被他大哥給砍傷了!
六大部落,除了最大的慕容部內部發(fā)生內訌其他的五大部落也都各自站隊,甚至五大部落的內部,也產生了分化誰都想支持自己一直支持的王子上位!
還是三王子慕容烈舒服,跟著江明混,直接當上了中山燕王,不參與兄弟們的競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