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涉這幾日落腳在李白購置的院子,同住的還有元丹丘。
他本想自己賃個小院,租上一二月,身上也還有些銀錢,尚夠花用,大不了自己再賺一些。但李白說什么都不肯。
再推拒下去,恐怕就要為他買一個宅子了。
于是便在這里住了下來。
襄陽也是個好地方,不似蜀中少見日頭。正午的陽光近乎曝曬,曬得坐席石板干干的發(fā)白,人都要躲到樹影下歇腳,到了晚上就又涼爽下來。
因有神人在此。
清風(fēng)自來。
神光內(nèi)藏。
江涉坐在樹下,木桌上鋪著紙,正蘸墨寫字。
一邊寫,一邊思索著這幾日的見聞。
避世十年,少與人往來,如今下山出來走動,這幾日的人情世故、神鬼妖道、市井趣聞,倒是比之前十年經(jīng)歷的還要豐富。
也許早該出來走走。
有聞八百年前,一凡生救下白鹿,山神與凡人立下約定。那個時代,在江涉印象中便是歷史了。
對李白孟浩然這些唐人來說,也是古人。
后之視今,亦如今之視昔。
江涉在寫字的時候,沒有發(fā)出什么聲響。
一只鳥雀從院墻撲棱棱飛來,抖著羽毛,似乎是把他當(dāng)作成樹的一部分,或是個木頭樁子,停歇在他肩頭。
鵝黃的鳥頭歪了歪,露出兩顆小小的綠豆大的眼睛,頂著衣裳在那打滾、搔癢。
江涉的動作便更輕了些,所書也更和緩許多。
怕驚擾到它。
墻頭有個貓兒虎視眈眈,仰著腦袋,屁股高高翹起,爪子一張一張,圓圓的眼睛盯著江涉肩頭蹭癢的鳥雀不放。
這是鄰家里養(yǎng)的一窩貓。
不知是哪戶人家的,養(yǎng)來捉耗子。江涉在這坐著寫了一上午字,時不時就會看到墻上鬼鬼祟祟探出幾個小小的貓頭,方足月大,似是同窩而生,感情很好,互相撲來撲去打鬧,咬著身上的絨毛。
今天應(yīng)該是來這里練本領(lǐng)了。
個頭還沒有耗子大,江涉倒擔(dān)憂耗子欺負它們。
好在母貓就趴在不遠處,尾巴一掃一掃,有家中長輩看著,想來是吃不了虧。
樹下碎影蔥蔥,貓兒盯了一會鳥雀,又聽到哪里傳來一陣蟲鳴,立刻張望過去,想用爪子扒拉出那發(fā)出叫聲的蟲子,尾巴高高豎起,一下下掃著樹葉。
鳥雀趁機撲騰翅膀,飛走了。
江涉打量它。
這是一只小小的黑貓。
通身絨毛都是黑色的,瞧不見雜毛,走路還有點東倒西歪,眼中藍膜未褪,實在是一只很小的小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