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縉在學子里面年歲算是輕的,如今不過二十歲上下,也容易喝醉,那人問了兩遍,才回想著說。
“是讀了一些,你如何知道的?”
同窗道:“我家有些藏本,摩詰兄問到我堂伯那里?!?/p>
王縉也不知為何,自家兄長忽地對道經生出這么大興趣。他想了想,“我也不知為何,許是近日洛陽崇道風氣盛?!?/p>
“大哥也想瞧一瞧吧?!?/p>
“天下書籍那般多,讀了釋家,也不能少了道家?!?/p>
王縉的話中對自己的大哥,很是推崇。
畢竟他兄長王維,十五歲名動洛陽,二十一歲中進士,狀元及第,精通音律,被破格提拔為太樂丞。少年才名,早已經傳遍了大唐,如今不過二十五六歲。
而王縉如今還未中進士。
他們說話聲不小,周圍人都聽見了,側目而視。
元丹丘也聽了一耳朵。
與江先生他們說:“那書生的兄長是王維,洛陽果然不凡,處處都能遇到厲害人物?!?/p>
李白自然也知道王維,還聽過他的詩。
聽著唱詩的樂聲,興致缺缺。
“再是厲害人物,有先生厲害?”
江涉見他這樣,隱隱想起之前聽說過的某些傳聞,不禁莞爾,笑得有些促狹。
不等李白問過來,就端起酒盞,看向山神。
“鹿門山少了山神,如今又名聲大震,會不會生事?”
老鹿山神也坦率:“小神離去之前,已經把山印交予了旁人,又有黑石山山主助其調理地脈,生不起什么風波?!?/p>
李白不禁抬眼。
山神不是說只送一程嗎?
原來已經把山印交給了旁人,早就做好了安頓。
放下山主尊位,一心追隨大道。
江涉心有所感,掐算了下,問起:“是送了那山間猛虎?”
“先生明察秋毫?!?/p>
老鹿山神端著酒盞,也笑,打趣自己說,“說不準再有哪個皇帝夢到,鹿門山便改作虎頭山了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