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道觀,觀主太和道人為岐王診過脈,端詳貴人的面色。
半晌沒有說出話。
他看過的病人不知有多少,從脈象和面色可以瞧出,岐王的身體……應(yīng)該就在這一二年間了。
這話又是不好對貴人說的。
屬官忙問:“如何?”
太和道人面上沒有露出異色,笑道:“這氣疾最好是不要飲酒,大王憂思過重,平日里應(yīng)多注重保養(yǎng),太醫(yī)也應(yīng)當叮囑過?!?/p>
岐王好詩酒,是出了名的。
屬官問:“之前是在宴上犯的毛病,大王喝了幾杯,可緊要?”
“偶爾飲一二次,只要不貪多,是不妨事?!?/p>
太和道人問:“平日里大王要飲多少?”
岐王臉上,背上,臂膀和腿上,全都扎著銀針,等著調(diào)理,身旁有人用絲綢做了屏風遮擋,隔絕室外的細風。
他閉著眼。
“每日小酌杯?!?/p>
太和道人:“這便不少了,還是該少飲酒,少沾冷風涼氣,遠離塵煙,心氣舒平……”
“本王知道了。”
屬官愁眉不展,拉著道袍的袖子,問觀主:
“這胸悶氣疾之癥,可否開爐煉幾丸丹藥?需什么丹材,都由王府出,觀主不必憂心?!?/p>
太和道人想要抽回自己的袖子,暗中用勁,沒使動。
也不知道屬官一介文人,哪來的這么大力氣。
觀主想了想,“煉丹需要一些時日,先由太醫(yī)行針開藥,等一旬之后,丹才可成,到時候……”
屬官忙問:
“到時候便可治好?”
觀主咽下去沒說出的“到時候便會好一些”,意識到對貴人不能直說,不然人真死了就要找他了。
他斟酌著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