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此同時,至公堂內,時至深夜仍舊燈火通明。
十余名閱卷官正埋首于堆積如山的考卷之中,神情專注。
臨安府下轄十數(shù)個縣,上千份考卷,都必須在短短兩日之內批閱完畢,時間緊迫,容不得半點懈怠。
堂內只聽得見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,還有偶爾翻動卷宗的輕響。
就在這時,一陣沉穩(wěn)的腳步聲從殿外傳來。
兩道身影一前一后地走進至公堂。
其中一人大家都不陌生,是學政手下的提學僉事,正五品官職,負責協(xié)助學政處理一省文教事宜。
而另一人身著青綠色官袍,頭戴梁冠,手中拿著一卷文書。
所有閱卷官的動作,不約而同地停了下來,齊刷刷地抬頭望去。
提學僉事見狀,看出了大家的疑惑,主動開口向眾人介紹來者身份。
“這是禮部陳大人,專程從京都而來,帶來了內閣手諭?!?/p>
主考官聞言,也放下手中的朱筆,緩緩起身,眉頭微不可查地一蹙。
“陳大人所來何事?”
禮部陳大人徑直走到堂中,對主考官躬身行禮,而后展開手中文書,沉聲開口:
“奉首輔大人鈞令?!?/p>
“本次府試,凡評定為出縣及以上品級的考卷,皆需謄抄一份,火速送往內閣?!?/p>
此言一出,滿堂皆驚。
主考官臉上的疑惑之色更濃。
區(qū)區(qū)一場府試,即便有佳作出世,按例也只需上報禮部即可,何曾有過直達內閣的先例。
陳大人不緊不慢地收起文書,開口解釋道。
“諸位不必驚慌,此事并非只在我臨安府一地。”
“我大夏三京二十六府,皆是如此?!?/p>
聽到這話,主考官瞬間想通了其中關竅。
看來,朝堂諸公對于龐將軍一案的處置,爭論不休,已到了白熱化的地步。
主戰(zhàn)與主和兩派,誰也說服不了誰。
就連圣上,一時間也難以做出決斷。
這才想出了這么個法子,聽一聽天下士子的聲音。
以科舉為棋盤,以萬千學子為棋子,來窺探這天下民心所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