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秀芹立馬回屋開工,把做衣服的步驟一條條寫出來,抓人打樣,連夜趕三套。
李衛(wèi)國那邊把要拜訪的地方一一寫下,先去有門路的兩家,再去另外幾家,先容易的,后難的。
第三天,三套樣衣做好。
李衛(wèi)國帶人去兩家大酒店,安排試穿,聽意見。
李佳妮在旁邊幫忙改,和人家把話說明白。
王秀芹直接拿針拿線,當場改得順眼。
一周里,連下兩家小批量,都是三十套起步。
第三家提了更耐用的要求,陸子峰當場答應(yīng),自己把多出來的工費扛下來,換來一個季度的長單。
幾單到手,賬上就緩過氣來。
外資經(jīng)理人又來了,看到衣服上身和簽好的紙,臉冷了,繼續(xù)說“機會不等人”。
陸子峰直接拒絕:“我們自己做得過來,不用別人的指揮棒?!?/p>
對方撂下一句狠話,走了。
陸子峰沒停手,繼續(xù)做“中環(huán)體驗店”。
不走低價,做拿得出手的。
店里預約試穿,擺出來的衣服好看也好穿。
能看懂的人自然會來。他把這家店當主心骨,讓大家看看、摸摸、穿穿,心就穩(wěn)了。
轉(zhuǎn)天,李衛(wèi)國帶回消息:一家老牌大酒店要試用,另一家愿意談,第三家讓再給兩天時間。
王秀芹帶隊加班,李佳妮盯著小本子改細節(jié)。
陸子峰跑前跑后,盯每一個字、每一件衣服,能當面說清的就當面說清。
傍晚,外資的人又發(fā)話,說給到最后一次機會。
陸子峰沒回話,直接讓門口的人把門關(guān)了。
隔天早上,第一家酒店試穿滿意,拍板加量。
第二家家了樣子,很快敲定了下來。
第三家的衣服和袖子有更好的活動,王秀芹二話不說,當場就改。
李佳妮也給出了幾個建議:“這胸口啊,得做個小小的極好,一眼就能認得了?!?/p>
“口袋里也可以加個口子,筆和房卡什么的,就不容易掉了”
才幾天不到的時間,錢分批的就到了,真可謂是財源滾滾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