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(dāng)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正陽的床上的時候,被窩里面已經(jīng)沒有了他的蹤跡,此時他已經(jīng)在練功臺上打坐吐納半個時辰了。陽光照在小道童的臉上,只見他雙手掐道指,呼吸綿長,吸氣時腹部內(nèi)收,呼氣時小腹鼓起,遠觀就如同精致的瓷娃娃一般。
從他記事開始,師父就教給他一套吐納的功法,每天日出之前就開始。才過了半年,到他四歲柳樹剛發(fā)芽時,已經(jīng)能感覺到自己體內(nèi)有一股淡淡的暖流。當(dāng)師父知道他能感覺到那股暖流的時候,明顯能感覺到師父的驚訝。每當(dāng)他呼氣時,那股暖流都會從丹田帶出一縷淡淡的濁氣,反之吸氣時那股暖流就會流回丹田之中,全身就會暖洋洋的,這樣一整個過程為一周天。
師父開始時要求他每天吐納千遍,即是一千周天。自從他能感覺到那股暖流后,師父就要他每日吐納運行三千六百周天。他現(xiàn)在就擔(dān)心等到他六歲的時候,師父會不會就該要求他運行七七四千九百周天了,每當(dāng)想到這個可能性,小正陽就不想長大。
又過了一炷香的時間,小道童終于完成了每日雷打不動的吐納功課。他緩緩抬起雙手在胸前輕輕搓熱,而后從臉頰開始,如同輕柔的春風(fēng)拂過花朵一般,向頭頂后腦順勢拂過,如此這般重復(fù)了三遍以后,小道童方才緩緩睜開雙眼。那一刻,他的眼底仿佛一壇幽靜深邃的古井,神秘而寧靜,只是短短一瞬間,又恢復(fù)成童年該有的調(diào)皮機靈模樣。面前的小道童,竟在那須臾之間,像是一位已然參透世間悲歡離合的得道高人一般,不過僅僅那么曇花一現(xiàn)的一瞬。
小道童雙手按住身體兩側(cè),輕哼一聲,小小的身軀竟然神奇地凌空而起,輕盈落地后只見他活動了活動略顯僵硬的手腳,調(diào)整好呼吸后穩(wěn)穩(wěn)地擺開了拳架,正是師父悉心傳授的太和拳。師父曾說,這是專門為入門的弟子量身定制練習(xí)的拳法,不會太過剛猛以至于損傷了根骨,也不會過于陰柔從而影響了拳意,故而取名為太和拳。吐納結(jié)束再打上九遍太和拳,便是小道童每日必做的早課。
做完早課后,那金燦燦的太陽已然爬上了山頭。小道童額頭的絨毛上,一顆顆小小的汗珠閃爍著五彩的霞光,宛如細碎的寶石。他愜意地伸了下懶腰,想起師父昨天傍晚已經(jīng)下山,今日只需要準(zhǔn)備自己的那一份早餐即可。小道童蹦蹦跳跳地來到后廚,從柴房小心地舀出一勺米飯,給自己涼拌了一個脆生生的小蘿卜。
小家伙把自己喂飽了以后,閑來無事就跑到觀門口,坐在臺階上面托著腮幫看天上的悠悠白云,他想師父了。從記事起,正陽就一直呆在東華觀,和師父相依為命。道觀的香火不旺,只有逢年過節(jié),才會有幾個山腳下的村民來道觀燒香。他們大多都是窮苦人家,也沒有閑錢給這個破敗的小道觀布施,就像是兩家窮親戚互相拉扯著過活一樣。
一想起香客,正陽就想起那個一身青衣的男人。頭發(fā)是尋常讀書人家的束發(fā),不同于常人的是,有錢人家的簪子要不是圓潤的玉石精心打磨而成,要不是金燦燦的黃金打造,窮人的發(fā)簪就是桃木或者柳枝別在發(fā)間。但是男人的簪子似木非木,似玉非玉,初看起來不起眼,越看就越有門道。小道士便好奇問道:“古大哥,你這個簪子是什么做的,怎么看著黑黢黢的還有點透明?!?/p>
男人捏著小道士的鼻子寵溺著說:“你個淘氣鬼,跟你說過多少遍了,我跟你師傅可是忘年交,都是行平輩禮,你該給我叫叔叔或者小師叔?!?/p>
小道士心里念叨著才不要,大哥可比叔叔親多了。他每每向古大哥討要簪子想要好好研究一番,古姓男子總是拒絕,說你現(xiàn)在還小,等你弱冠時古叔叔就送一個更好的給咱們小正陽。
反正兩人你叫你的大哥,我叫我的侄子,已經(jīng)是兩人之間的默契。
他每年都會在秋天時候來道觀住上十天半個月,小道觀之所以能存活下去,多數(shù)靠這位古大哥隔三差五的寄過來一些銀錢吃穿用度。
古大哥來到山上跟師傅品茗論道,陪小道士打打鬧鬧,小道士喜歡這個一身青衣的古大哥,他看上去三十來歲的樣子,可是不管是跟師傅坐而論道也好,還是陪小道士瘋玩,一切都那么隨性而為灑脫自然,小道士有時候就想這是不是師傅總說的道法自然。
去年秋天古大哥說他碰到了一個很好看很好看姑娘,在第一眼就喜歡上了,他說他們一起游山玩水,行俠仗義,準(zhǔn)備游歷完大齊以后就越過這東行山脈去群荒部落看看,還要去更遠的北疆、南域,還說他們興趣相投,視彼此為此生知己。最后古大哥還說他們家里人反對,不同意他們在一起。
男人一邊喝酒一邊喃喃細語,小道童就這樣陪在男人身邊,眨巴著大眼睛說道“你們兩個人互相喜歡就好了,管其他人做甚。”
“小正陽說的對,管他人做甚,明年我就帶她一起上山來,她一定喜歡這里。”說完男人又順勢捏了捏小道士的鼻子,末了又自言自語道管他人做甚。
男人站起身,輕輕地拍了拍身上的塵土,仿佛要將心中的濁氣全部吐出來一般,然后毅然決然地往山下走去。他邊走邊跟小道童交代:“照顧好你師父,我明年定會帶著京城里的冰糖葫蘆給你吃,可比你們山上那酸澀的山楂好吃多了?!?/p>
小道童用力地揮手道別,站在臺階上在心中默默告別:“明年一定記得帶著糖葫蘆和你心愛的姑娘一起來找我?!蹦腥藳]有回頭,他的身影如同離弦之箭一般繼續(xù)前行,只抬起右手揮了揮,那動作猶如風(fēng)中搖曳的柳枝,算是告別。
喜歡小道參上請大家收藏:()小道參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