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開始是馬家灣的村支書和民兵隊長,這幾個人跟蘇宇還算有點交情。
畢竟當(dāng)年分糧食時,買糧時,有過交集,這二位知道蘇宇的本事,不想得罪他,民兵隊長,馬隊還多次幫場子。
所以他們來送雞蛋,并不算突兀,可他們這一送,馬家灣也有貧困戶啊也接受過蘇宇的送物資,不送就顯得不好了,他們就送了。
結(jié)果他們一送,村里其他人就在琢磨,別人都送我們送不送?按理說不是村里人,無需送,可太近了,兩個村子跟一個村子差不多,加上蘇宇確實有本事,有那種想巴結(jié),就開始送了,這一送就止不住了。
人就怕跟風(fēng),你送了他或許不記得,但你沒送他肯定記得。
誰都知道蘇宇有本事,誰也不想因此得罪對方,這就導(dǎo)致,馬家灣挨家挨戶送了。
但馬家灣沒有給蘇勝送,只送了蘇宇,這就形成鮮明對比了。
一開始蘇宇當(dāng)然是不肯收的,但架不住人多,七嘴八舌的勸,蘇宇只好一戶留下一兩個雞蛋,意思意思。
留下的不多,還能讓蘇宇念個好,這就止不住了,馬家灣開始挨個送了。
三水灣全村都給蘇宇送雞蛋,蘇宇拿的心安理得,因為全村家家戶戶都有雞仔,但馬家灣不一樣。
馬家灣只有貧困戶有雞仔養(yǎng),其他人家可沒有雞仔養(yǎng),那雞蛋都是買來的。
好在蘇宇收馬家灣的雞蛋只收兩個意思意思還對外說兩個好啊,寓意好事成雙,男女雙全之意。
這樣一說別人就不好多勸讓他多留幾個雞蛋了,畢竟人家都說了是好事成雙了。
蘇宇家雞蛋都多的放不下啦,蘇宇只好拿來木框,鋪上棉花,往里放雞蛋,然后存放在火屋里。
“唉……這么多,吃也吃不完啊,我去腌咸雞蛋吧?!?/p>
蘇宇找來一個攤子,把雞蛋一個一個放進(jìn)去,這個攤子不小,能放兩百多個雞蛋,幾十斤放進(jìn)去都不顯擁擠。
然后燒火煮花椒水,放入鹽,花椒,大料等,要多放鹽,等水煮開了,鹽也和水融為一體了,等水不熱了,倒入罐子里,泡著雞蛋即可。
等一個來月,就可以拿出來吃了,這就是咸雞蛋的做法。
“晚上想吃什么?我去做?”
“我不餓,你問咱娘想吃啥吧?!?/p>
蘇宇岳母也跟著回來了,就住在他家里,所以黃夙娥指的娘,可不是婆婆,而是人家親娘。
至于劉玉芝,由于大嫂沒有母親,這里里外外總要一個人伺候,劉玉芝只能充當(dāng)這一角色了,這也不是她偏心,也是沒辦法的事。
黃夙娥還能叫她娘來伺候月子,老大家可沒有娘能叫,誰伺候?總不能讓蘇勝伺候吧?不上班了?
那就只能委屈婆婆了,所以黃夙娥這邊,她就很少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