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硯站在一旁,沉默不語。
他的手指輕輕摩挲著手中的信件,腦海中卻飛速運轉。
這不僅是經(jīng)濟利益的抉擇,更是文化存續(xù)的關鍵時刻。
夜幕降臨,帳篷內(nèi)的燈光昏黃。
林硯坐在桌前,面前攤開著幾張圖紙和一份厚厚的報告——那是他連夜趕制出來的《游牧文化體驗項目可行性報告》。
報告里詳細描述了一個全新的模式:以本地牧民為主導,打造“生態(tài)研學+文化體驗”的旅游線路。
游客可以參與轉場準備、學習搭建冬窩子、聽老牧人講述遷徙故事,甚至親手制作傳統(tǒng)奶酪和馬腸。
“收入歸牧民所有,文旅公司僅作為平臺對接?!彼趫蟾孀詈髮懙溃斑@不是對傳統(tǒng)的破壞,而是讓其煥發(fā)新生的方式?!?/p>
次日清晨,林硯將報告交給巴合提大叔,并提議召開一次全體會議,聽取牧民意見。
木拉提·葉爾肯別克第一個站出來支持林硯。
他召集了十幾位年輕牧民,在氈房里開起了小型討論會。
“我爺爺說,我們的祖先走過雪山、荒漠,才來到這片水草豐美的河谷。”木拉提聲音堅定,“如果我們現(xiàn)在為了房子和錢放棄草場,以后我們的孩子還會知道怎么搭冬窩子嗎?”
“可是如果沒人來呢?”有人提出疑問。
“我們可以先試一個季度?!绷殖幗涌?,“我會聯(lián)系喀什那邊的文化旅游部門,爭取第一批體驗者。只要有了口碑,游客自然會來?!?/p>
會議室陷入短暫的沉默,隨后響起零星掌聲。
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點頭表示愿意嘗試。
傍晚時分,談判再次開始。
李明遠笑容依舊,但眼神多了一絲警覺。
他顯然察覺到林硯正在推動另一種可能。
“林先生的意思是,你們想拒絕我們的合同?”他試探性地問。
“不是拒絕?!绷殖幷Z氣平和,“我們只是希望能有更多選擇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