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身影立刻從隊列末尾站了出來。
他官階不算高,但此刻挺身而出的姿態(tài),卻顯得異常挺拔。
是京兆府尹徐俊良。
“啟稟陛下,”他聲音不算大,大家都豎起耳朵去聽,“臣,舉薦一人,或許能給出克制的辦法。”
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他身上,等著他繼續(xù)說。
蕭承湛等了一會兒,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,才開口問道,“誰?”
徐俊良深吸了一口氣,頂著無數(shù)道目光,躬身道,“臣舉薦——沈知夏,沈姑娘?!?/p>
“沈知夏?”
“這怎么行?她一個婦道人家…”
“沈姑娘前幾日的治國策論,的確精彩。”
大家低聲議論了起來,大家想起了沈知夏前幾日同赫連明月的最后兩場比試。
一道術(shù)數(shù)題,一個治國策論,確實比他們這幫讀圣賢書的腦子好使。
蕭承煜的嘴角,不由自主地向上彎起了一個細(xì)微的弧度。
“沈知夏?”蕭承湛繼續(xù)演戲,猶豫地道,“這…”
榮安侯付錚眼睛一轉(zhuǎn),也站了出來,“陛下,如今形勢緊迫,不妨試試?!?/p>
“陛下,”一向不喜黨爭的左丞相韓弘毅提醒道,“兩月前,沈知夏就曾救濟過數(shù)百名錦州災(zāi)民。陛下曾允諾給予賞賜,若沈小姐真有良策,還請陛下一并賞賜?!?/p>
他這話,瞬間讓大家又想起了沈知夏施粥賑災(zāi)一事。
人家用自己的錢救了無數(shù)百姓的命,又替朝廷安置了這些人,免除了這些流民涌入京城。
結(jié)果呢?
非但沒怎么賞,還被大長公主、董家和陸家,屢次刁難,甚至前幾日還讓人家跪了大半夜,聽說兩條腿險些就廢了。
有些臉皮薄的朝臣羞愧得紅了臉,而原本想要反駁的人,也悄悄收回了剛要邁出去的腳。
蕭承湛對眾人的反應(yīng)都十分滿意。
他轉(zhuǎn)頭看向蕭承煜,沉聲道,“攝政王,即刻去請沈…知夏,哦不!你親自到她府上去求沈小姐,商討應(yīng)對北狄‘黑鐵球’之策!”
“臣,領(lǐng)旨?!?/p>
蕭承煜躬身行禮,聲音沉穩(wěn)有力。
他抬起頭,與蕭承湛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。
散朝后,官員們魚貫而出。
大家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,議論的中心依舊是沈知夏。
“攝政王真要去找那沈氏?”
“圣旨都下了,還能有假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