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之雪城歌舞的宗旨就是,老鄉(xiāng)們想看什么樣的戲,他們就送哪個類型的戲下鄉(xiāng),而不是他們想演什么,就讓老鄉(xiāng)們看什么。
當然,“春芒”這種特殊情況除外。
也正因為雪城歌舞沒有以偏概全,對不同受眾的觀眾都用心對待,才能讓他們一直廣受觀眾的喜愛,而如今觀眾對他們的喜愛,則又更上了一層。
在老鄉(xiāng)們看了“春芒”后,沒想到他們的真實生活,能被演員在舞臺上就這樣活生生的演出來。
其實不僅老鄉(xiāng)們,同為故事中的那些主人翁的知青,同樣覺得,田瑛應該是有深入了解過他們的生活的,不然絕對創(chuàng)作不出這么貼近他們真實生活的作品。
“你們說說,寫出“春芒”的那位小同志咋就這么能呢?她咋就能知道,我們從那些知青下到咱們大隊,就經常焦頭爛額,天天為怎么把他們安排到最適合的地方操心。這下好了,有了“春芒”里的那些辦法,我們完全可以把那些知青都召集起來,根據他們每個人所擅長的給他們安排任務嘛,你們說是不是?”
看了“春芒”回去的大隊干部,必然要先開個會,然后基本都會說出上述的一番話來。
參加會議的人只要思想正面積極的,基本都會贊同這些話。
當然,也不是所有人都沒有異議,也有人會說,紙上談兵容易,實際做起來麻煩困難一大堆。
每當有人說這話的時候,就會有人出來反駁:“要不你也給我們紙上談一個看看,人家能把我們遇到的困難想出解決的辦法,還通過送戲下鄉(xiāng)的辦法,讓我們這些犄角旮旯里的人知道,已是不易,難道你還想人家過來把你遇到的各種難題都解決了不成?要是那樣,還要你這樣的干部有啥用!”
那些能看懂“春芒”的人則會附和:“就是,誰也沒規(guī)定一定要按照“春芒”中的辦法去做,人家只是想給我們提供一個解決困難的例子,有了這個例子,我們再遇到類似的問題,就能少走彎路,也能盡快找到解決的辦法不是嗎?”
能說出這樣話的人,基本都會得到大多數人的贊同。
不僅老鄉(xiāng)們討論,知青們那邊的討論只會更加激烈,畢竟“春芒”就是圍繞他們而寫的。
甚至有很多知青會像他們的家長一樣,給田瑛和雪城歌舞團寫感謝信,本來他們以為,沒有人會關注,他們這些下鄉(xiāng)的知識青年所面臨的困難和對未來的迷茫。別人只會在乎他們喊的口號夠不夠響,精神面貌夠不夠積極。
直到“春芒”出來,知情們才知道,并不是他們從城市被下放到偏遠的農村
,就再也沒人記得和關注他們,一直有人在關注著他們,甚至有人為了他們寫出了“春芒”。
在“春芒”中,不僅幫他們正在面臨的困難想到了解決辦法,甚至還鼓勵他們學以致用,不要因為被下放到了偏遠農村,就失去希望和理想。
只要心中希望不滅,不管腳下的這片土地是肥沃還是貧瘠,他們這些知識青年都能像“春芒”里說的那樣,用熱情洋溢的青春努力去澆筑它,最終落地生花,光芒萬丈。
隨著“春芒”在全國各地的
演出,那些感謝信,像雪片一樣,從全國各地寄往雪城歌舞團。
此時已到了夏天,外面烈日炎炎,家里某人也是心如火燒,夜夜烙餅。
田瑛因為長期出差,自然不知道蕭北放夜夜孤枕難眠的事。
田不苦雖然知道,但卻不能說,他現(xiàn)在已經放暑假了,有時會跟著夏舒在軍區(qū)醫(yī)院那邊“學習”,有時也會自己在家制藥,不過無論他白天做什么,每到蕭北放下班回來,他就得聽蕭北放日漸凄涼的琴音。
“你們說,蕭團長最近是不是是遇著什么事了,怎么這琴聲一天比一天讓人聽了心酸?”
不僅田不苦聽出了蕭北放琴聲中的凄涼,就連天天等著聽琴的張艷紅他們這些周圍鄰居,也都聽出來了。
在她家一起聽琴的劉珊道:“不該啊,聽我家那口子說,蕭團長不久前才剛被曹師長點名表揚過。還有就是田老師,師長也說,她不僅為雪城歌舞團爭光了,也為我們這些軍嫂爭光了。而且據說他父母那邊也沒再有什么新的變故,就連人家孩子也是乖巧懂事,品學兼優(yōu),他現(xiàn)在能遇到什么難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