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儺戲,是自古以來的一種祛災(zāi)納祥驅(qū)瘟避疫的祈福儀式。
儺戲又稱為鬼戲,是所有的巫舞儀式的起源,是最古老的一種祭神儀式。
季南星以前跟著師父到處跑的時候是見過儺戲的,但他所見的已經(jīng)是經(jīng)過商業(yè)化修改的觀賞儀式,如今所見大概是千年前真正的祈福儺戲,他們的跳動不是為了取悅觀眾,而是真正地向上蒼尋求生機。
季南星回頭看去,除了戴著面具的人在祭臺前跳動,還有許多人神情或悲戚或麻木地坐在角落里。
那些人面色蒼白,明顯帶著病,還有人身上長滿了疙瘩,看著十分可怖,是天花。
一種在現(xiàn)代已經(jīng)被人為徹底消滅戰(zhàn)勝的病毒,但在古代,這是必死的疫病。
鼓聲還在繼續(xù),祭祀的舞蹈也未停止,不少人甚至跳著跳著就低聲咳了起來,聲音聽著很痛苦,但他們依舊沒有停止,因為除了將生的希望寄托于神明,他們再也沒有別的求生辦法了。
季南星微微后退半步,這是千年前,是那些難以消去的恨意和怨念的根源。
看著那些婦孺幼童,看著那些迫切渴求生機的人,此時的他們還不知道他們所有的掙扎只是徒勞,要不了多久,一場大火將會把這里燒得一干二凈,讓這里從此變成只進不出的死亡谷。
或許他們知道,知道早已無法求得生機,只是不甘愿就此死去,所以他們想讓一直供奉的神明看看,他們從未放棄過神明,神明卻放棄了他們。
季南星取下手上的珠串,三十六顆罡珠在他手上一顆顆被撥動,每念完一遍超度經(jīng),那罡珠上印刻的字符就顯現(xiàn)了出來。
金鈴和念珠雖然被季南星串在一起,但實際上這是兩件法器,季南星用金鈴比較多。
如果要用更直白一點的比喻就是金鈴不需要讀條,用靈力激發(fā)就能使用,用起來方便。
而罡珠威力大,需要讀條,一般情況下季南星不太會動用罡珠,但顯然現(xiàn)在并不是一般的情況。
隨著他一顆顆點亮罡珠上的字符,揣在口袋里的超度符也隨之飛出,九張極數(shù),在半空中凝結(jié)出巨大的結(jié)陣。
站在祭臺上的巫只是靜靜看著,隱藏在面具下的面容神色悲憫。
大陣結(jié)成,季南星盤腿坐下,珠串帶著金鈴飛至半空,經(jīng)文激發(fā)天罡字符,與符箓上的咒文相呼應(yīng),金鈴輕晃,清脆的鈴聲一圈圈蕩開,隱約間似乎還能聽見相隔遙遠時空傳來的鐘聲。
儺舞依舊不停,每踩下一個鼓點,就將絲絲密密纏繞在眾人身上的黑氣給震懾開。
可是太多了,人力有限,天命不可違。
符文上的紅光微閃,血紅的朱砂從濃艷到暗淡,當(dāng)符力耗盡直接燒成灰燼后,很快便會又有一張新的替補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