瞿秋從大衣夾層里掏出一個暖寶寶,貼她身上:“給你?!?/p>
“這……”
“沒事兒,
我還有?!?/p>
一群人魚貫而入時,兩人正好在交換暖寶寶。
這尷尬一幕,就此定格。
談稷走在最前頭,邊翻文件邊抬頭,腳步略頓了下,之后若無其事地低頭繼續(xù)翻看,一面去了會客室里面。
顯然他這種層面上的人不是來接洽這種項目的,應該有別的事兒要忙。
方霓已經(jīng)飛快將暖寶寶貼回了衣襟里。
這么冷,又不是她的錯。
他視若無睹旁人自然不會拿這種小事做文章,安排長河此次項目負責人在此的周誠忙笑著說路上遇到了一點事情,讓她們久等了,請她們坐下。
方霓和瞿秋忙說沒有。
雙方虛假寒暄過后才聊起正事兒,只是,這人一直顧左右而言他。
方霓覺得很不靠譜。
不過當時她
還沒有察覺出什么,采購事宜洽談之后這個周誠卻愈發(fā)拖延,一會兒嫌棄這個制作進度太慢,過兩天又嫌棄面料不好。
方霓憋著氣在電話里笑著跟他解釋,用作連鎖酒店窗簾的布料不需要那么高級的。
潛臺詞是一分價錢一分貨,他們錢一開始就沒給到。
越聊越覺得是草臺班子,沒事找事。
“這種大集團也這樣?”這日,瞿秋跟她一道在辦公室罵罵咧咧,核對采購名單,“這樣下去不行啊,時間跟不上了。”
“越大的公司,派系斗爭越復雜,內(nèi)部就越亂?!?/p>
中源下轄就有36個業(yè)務單元,實體企業(yè)四千多家,光是這一條采購線上的負責人成分就不知道有多復雜。
方霓并不敢貿(mào)然得罪對方,只是把事情稟告給了周文慧。
周文慧態(tài)度曖昧,并沒有表示什么,直到三天后周誠那邊忽然撕毀協(xié)議,說他們嚴重延誤進度,中途要換項目合作人。
短短幾天已經(jīng)弄得一地雞毛。
方霓這才漸漸回過味來,可能對方早有預謀,高價來招商招資,現(xiàn)在過河拆橋想換了自己人,長河這邊就成了棄子。周文慧這幾天面都不露,儼然是把她當做背鍋俠了,也許早就察覺不對勁,但無力改變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