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他為了證明他才是法家真正的天之驕子。
他開始物色主公,想跟一個靠譜的主公,干一番大事。
袁紹、袁術(shù)、劉璋、劉表等人都在他的考察范圍內(nèi)。
好巧不巧,正好發(fā)生了壽春大戰(zhàn)。
他在市井中打聽到了劉備在壽春大戰(zhàn)中連勝三場。
他分析了一番劉備的行為。
認為劉備冒著極大的風險來救袁術(shù)是忠義之舉。
可見劉備是個忠厚之人。
而且他能連敗袁紹盟軍三場,說明他的實力強大。
他忽然想起塵封在檔案室里的那封邀請函。
那時候劉備還是個小人物,沒想到發(fā)展得這么快。
這說明劉備有一定的本事,至少也是個求賢若渴,從善如流的人。
而且他還聽說了,在劉備手下,華佗都能提著刀追著袁紹盟軍的大將砍。
這更說明劉備是個知人善用的人。
他又年輕,又有才華,他覺得自己一定能得到劉備的重用。
至于什么夏侯淵騎文丑,關(guān)羽騎趙云等流言蜚語,法正直接過濾掉。
畢竟他是偶然從市井里打聽的消息。
世家教育下,他打小就知道要過濾掉無用的信息,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,不能聽風就是雨。
何況是這么離譜的消息,一聽就知道是經(jīng)過藝術(shù)加工的。
翻遍史書,他從未見過有哪場戰(zhàn)役是騎人打仗的。
于是法正把邀請函重新找了出來,從扶風千里迢迢地來到東海找劉備。
沒想到劉備竟沒把他放在眼里。
而且比族中家長還過分,竟覺得他不如一個小輩?
劉備挑了挑眉,看著法正驕傲的神情。
難怪他背刺劉璋。
前期他是家族里最耀眼的天之驕子,后期依附劉璋卻得不到重用,只能當個新都令。
比那位免疫腰間盤突出的神人的還低幾個等級。
相當于一個清北生進大廠被開了三千一個月的工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