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照衛(wèi)淵的想法,在火燒糧庫時,夜郎王就應該站出來,登臺高呼,讓百姓抗擊蒙托雷。
并且叛軍將領只要棄暗投明,既往不咎。
但奈何夜郎王說死也不同意,必須要等阮興、刀虎來了再露面……
衛(wèi)淵知道,天下皇帝皆膽小,而且反正死的也不是大魏兵將,所以衛(wèi)淵也就懶得管了。
隨著阮興、刀虎救駕,夜郎王才敢在重兵保護下露面。
在全城百姓面前,說下一大段慷慨激昂的話,并且宣布只給叛軍一夜時間,棄暗投明者官降三級,既往不咎,如冥頑不靈者,誅九族。
然而一夜的時間過去,除了一些偏將,小卒外,沒有任何將軍投降。
這些守將太知道夜郎王什么性格,睚眥必報之人,說白了就是小心眼。
起兵謀反乃是大不敬,就算現(xiàn)在自己投降了暫時沒事,但過后夜郎王肯定找自己的秋后賬。
更重要的是,享受到權利的人,他死都不會再放手。
這也是為什么玉將軍被罷免后,選擇打開城門放阮、刀二將入城的原因。
夜郎王想要攻占皇城,但卻被公孫瑾否定,第一戰(zhàn)應該拿下糧庫遺址,然后再分別拿下東南西北四門。
原因很簡單,糧食在手,做困獸之戰(zhàn),逼他們搶百姓糧食,這樣可以激發(fā)民怨,以及對方士兵的反戰(zhàn)心理。
夜郎王毫不猶豫地答應,衛(wèi)淵為表示兄弟情義,特別帶著算上大夫,一千名衛(wèi)奇技加入戰(zhàn)斗。
用衛(wèi)淵的話來說,在別人家打架,兩方還都不是自己人,管他破壞什么建筑,愛他媽誰死誰死,正好自己用來練兵。
同樣公孫瑾也興奮起來,拿出小本本,把壓箱底的排兵布陣之法都翻了出來。
畢竟這些都只經歷過沙盤推演,正好借這次機會進行實戰(zhàn)檢驗,反正死的也不是自己人,上趕著的試驗品,不用白不用……
這場內戰(zhàn),一直進行了三個月。
叛軍剩下的幾萬藤甲軍,夜郎王竟不許用火攻。
顯然在他心中,藤甲兵死了,藤甲還在,就能培養(yǎng)出新的藤甲兵,加上從衛(wèi)淵那高價采購來的防護布,那就是完美的王牌軍。
至于多犧牲一些士兵,他并不是很在意……
值得一提的是,加上大夫,共一千衛(wèi)奇技,死傷二百余人,只剩下八百。
但這八百人,經歷過三個月,大小上百場的戰(zhàn)役后,身上的江湖氣徹底沒有,變得與正規(guī)軍一般無二。
很多時候,夜郎王認為不可能完成的奇襲任務,衛(wèi)奇技都能近乎無損地完成。
三個月時間,夜郎王不是軍人,所以他只是感嘆衛(wèi)奇技術這支部隊的強悍,其他倒也沒多想。
但真正打了一輩子仗的阮興、刀虎,看到衛(wèi)奇技渾身都嚇得顫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