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午,蘇宇坐上了去四九城的火車,前往四九城,進行月末考試。
話說另一邊,鄭嘉彥回到家里,把蘇宇的請求告知了爺爺。
鄭家開始動用人脈,尋找一個叫蘇伯遠的人。
同時陳盛也把這件事告知了李秋然,但李家并未在意。
倒不是瞧不上蘇宇而是不值得,兩家關系還沒有那么親密。
鄭家肯幫忙,那是蘇宇實打實救了人家鄭家閨女。
但李家不一樣,李秋然消失被陳盛做了隱瞞,當然這事李秋然也知道,蘇宇也知道。
因為本身蘇宇答應出手就是一場交易,蘇宇不信李家,也不想得到李家的人情,還不如拿到手的好處,所以他當時是讓陳盛給的承諾。
并且不出數(shù)月就把這個承諾兌現(xiàn)了,那就是幫助蘇麗的事。
在李家人看來,蘇宇只是當?shù)厝?,幫忙尋找他閨女,只是恰巧他找到了而已,并不知道當時情況多危急。
但好歹蘇宇是明面上李秋然的救命恩人,所以李家才會在李家老爺子祝壽時,邀請了蘇宇,當然,這也是李秋然邀請的,李父不過是事后知道的。
但李家人覺得已經(jīng)夠了,因為幫助蘇麗的事情,李家確實出了力,這事瞞不住李家長輩,畢竟光靠幾個晚輩,也不能讓街道辦直接給分房。
人情既然還了,那李家就沒必要參與了,畢竟蘇宇也只是幫了一個小忙,難道要償還一輩子嗎?
誰都有個把窮親戚,最煩沒完沒了。
如果蘇宇啥事都找他李家,拿救命之恩當借口,那李家也不介意找他好好談談。
不過李秋然執(zhí)意如此,李父也只好讓人幫忙問問,但并沒有在意,或者說沒有用心。
除非鄭家出面,請求他幫忙,李家或許會看在世交的份上,搭上人情,去求人打聽。
而如今,李家壓根沒想過動用什么人情,只是問問熟悉的人知不知道一個叫蘇伯遠的人而已。
這些李秋然大小姐當然不知道,不過這不重要,重要的是鄭家,鄭家老爺子親自給四九城某位認識的高管打電話。
一道命令從四九城發(fā)出,發(fā)往曾經(jīng)的老部隊,新四軍,查詢那個時間段,哪個新四軍去過。
俗話說朝廷有人好辦事,何況查某一年,誰去過某地這種事根本不難。
不出一個小時,就給了答案,知道番號就好辦了,以鄭家的能量,想要問到這個部隊的高層,幫忙查一個老兵的去處,并不難。
事情就是如此簡單,分什么人去問,你要是老百姓,那你連哪個部隊番號你都打聽不到,但高層往下查,那就很簡單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