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小不點,被一頭大鵝追的哇哇叫。
一頭扎進了蘇宇懷里,蘇宇順勢把人抱了起來。
“小寧,你又不乖是不是?不是讓你帶著侄女在家玩嗎?怎么又出來了?”
沒錯,叫他三鍋的已經(jīng)不是蘇靜了,她已經(jīng)十五歲了,會叫三哥了,反倒是年紀小的蘇寧被小姑姑帶的學(xué)會叫三鍋了。
時間不久,一個男孩牽著一個女孩的手也走了過來。
男孩就是蘇宇大哥的兒子,蘇向東,女孩就是蘇宇的閨女,蘇瑩瑩。
這里面按年齡排序,蘇向東大幾個月,其次是蘇瑩瑩,最小的反而是蘇寧。
不過最寶貝的就是蘇瑩瑩和蘇寧了。
蘇瑩瑩被寶貝,那是因為她是最小的女孩子,小棉襖,加上是蘇宇的愛女。
蘇寧被寶貝,那就更簡單啦,沒人跟他爭寵,距離他年紀最小的蘇靜都已經(jīng)十五歲了,他才三歲半,誰跟他爭寵?可不就是劉玉芝的心頭肉。
當(dāng)然蘇向東作為蘇河這一支里第三代的嫡長孫,那也是擱在被照顧,首先他不用擔(dān)心學(xué)費了,哪怕別人不上學(xué),嫡長孫也得先供出來,其次是教育,他是重點被教育的對象。
從小有個大哥樣,雖然他只有一個妹妹,蘇瑩瑩,蘇寧那是他小叔,輩分不一樣,雖然他比蘇寧更大,但輩分擺在那里呢,所以他可以管教蘇瑩瑩,但無法對蘇寧怎么樣。
“爸爸”
這小棉襖,是的,蘇宇沒有讓瑩瑩叫他爹,而是選擇了爸爸這個稱呼,這個稱呼要到八零年才會流行起來。
如今還是非常前衛(wèi)的,甚至有些人都沒聽過有人這么稱呼,管父母叫爸媽,就像是讓農(nóng)村孩子管爹娘叫爹地,媽咪一樣新潮。
你不能說不知道這個稱呼啥意思,但聽上去會掉一身雞皮疙瘩。
主要是蘇宇考慮到八零年后都會改成爸媽,蘇瑩瑩相隔八零年并不久,如果叫習(xí)慣了,很難改,不改又顯得非常土,與其如此,不如直接叫爸媽,等過幾年流行起來了,也就適應(yīng)了。
何況城里人已經(jīng)有人這么稱呼了蘇宇就更不在意村里人怎么看他了。
“乖閨女,過來爸爸抱?!?/p>
蘇宇蹲下身,把三個小家伙都抱了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