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看大家還都是很講道理的嗎?”
“你一個人的想法,怎么能強加在其他人身上呢?”
蘇宇這幾句挖苦的話一出,氣的那人無言以對,他當然知道蘇宇這是在故意挖苦他了。
可問題是原本聲援他的人如今都啞巴了,他也無可奈何。
“好了,鬧劇結束了,兄弟們,收拾一下獵物,準備返程?!?/p>
“留下十條狼給村支書,當做感謝?!?/p>
蘇宇還是讓了一步,剛才他寸步不讓,咄咄逼人,如今他贏了,卻讓出十條狼肉,他沒說給大家,但卻交給了村支書,當做感謝。
村支書當即明白,這是蘇宇在為他樹立形象呢。
畢竟那么多人跟著胡鬧,不給村支書面子,結果什么都得撈著,最后人家卻送給了村支書。
這對比,高下立判,讓不少人羞愧,甚至不好意思見村支書,試想一下,一會村支書要把狼肉分給大伙他們好意思要嗎?
別忘了,這肉可是人家給村支書一個人的,可沒有說給村里。
之所以那么敢,也只是不想太過強勢,從而得罪一個村,畢竟他的隊員還是村里人,他可以拍屁股走人,威嚴,尊嚴,他全有了,但隊員怎么面對全村父老?
畢竟剛剛他可是拿槍幫忙對付村里人過,這往后還怎么生活?
但如果村支書把肉重新分給大伙了,那這幫人還好意思怪他嗎?畢竟村支書都沒有怪他們,他們怎么好意思說他吃里扒外?幫著外村人對付村里人?
蘇宇這是純粹為隊員和他家里人考慮,也是不想因此得罪一個村長。
既能交好一個村長,又能鞏固隊員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,何樂而不為?
蘇宇辦事,雷厲風行,丟下十條狼,其他人把獵物抬起丟上馬車,準備返程。
叫囂者成了小丑,無人理睬。
最后跟村支書握手離開,三十多人,浩浩蕩蕩,一路上走走停停,有說有笑。
同一時間,張立國去的陳霞村,也搞定了,陳霞村事情沒那么復雜。
因為村里人幫忙運過獵物,從而覺得給少了,這才發(fā)生爭執(zhí)。
張立國去了,一人給了一毛錢,參與搬運的人就沒啥意見了。
張立國不是蘇宇,他不需要維護威信,畢竟他過不久就離開了,能用錢解決的,那都不是事。
蘇宇不一樣,如果他親自出馬,還被對方無理的要求拿捏了,那么往后麻煩事會不斷,都覺得你好說話。
張立國就不一樣了,既然對方確實幫忙搬運了,而給獵物少了,他們不夠分,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勞動,那么索性給報酬。
你干活了,給你錢總可以了吧?
這非常合理,別人做不了主,但張立國可以。
所以他們也是差不多同時回到了三水灣村。
這次大收獲,幾個村都收獲滿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