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對了,洪家村的獵物,是不是有變化?”
“好像是,前幾天遇到過洪向斌,他吭哧癟肚的說不完整,估計是他大伯又要整幺蛾子。”
三年前大雪封山,全國各地缺糧,洪家村自然也不例外,有求于蘇宇,被迫和蘇宇達(dá)成了合作。
這一合作就是六個月,也就是半年時間。
半年后,全縣經(jīng)濟(jì)依舊沒有恢復(fù),畢竟剛剛經(jīng)歷過災(zāi)荒,能吃上肉的還是不多。
哪怕一些工廠都削減了糧食份額,肉類同時也減少了。
甭管它是否真的困難,總要做做樣子給上級看,畢竟國家有難,你不捐款,哭窮,災(zāi)難中呢,你大魚大肉?像話嗎?
所以該削減就削減,唯獨鋼鐵廠,毫不避諱,因為鋼鐵廠是辦事,三菜一湯,多一道菜都算犯罪。
這種情況下,洪家村的獵物想賣到跟蘇宇同一個價格,幾乎不可能。
蘇宇屬于特殊情況,用鋼鐵廠的話講,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,人家奉獻(xiàn)了十萬斤糧食,幾萬塊錢,按市場價收他的獵物怎么了?就是提高價格,別人也說不出什么閑話,因為這人是蘇宇,足夠了。
讓誰吃虧,也不能讓榜樣吃虧吧?
所以洪家村一直賣不上價,而蘇宇給他們開的價格跟其他工廠開的價格,相差不大,關(guān)鍵是三水灣村距離他們村近啊?
沒必要舍近求遠(yuǎn),索性直接出給蘇宇。
但這里面有個問題,你要說那半年他們之間有合同,半年期間半價抵給蘇宇。
蘇宇啦去鋼鐵廠可以賣高價,因為蘇宇提前墊付了一定代價,如糧食蘇宇墊付了一千四百元,所以不算低收高賣。
但如今不一樣,合作已經(jīng)到期了,蘇宇是鋼鐵廠采購,多少錢采購的,就需要多少錢給工廠,他不能賺一分錢,否則就是在犯罪。
但不賺錢蘇宇憑什么替鋼鐵廠收購?
這就需要倒手幾次,才能合法合規(guī)。
首先蘇宇收來獵物說是給村里養(yǎng)殖場采購的,給員工補(bǔ)補(bǔ)身體。
他不是村集體的采購,這么干不合規(guī)矩,但這是潛規(guī)則,凡是村里,院里,有采購的,哪怕是鄰居,都會拜托對方幫忙采購點東西。
這在采購界屬于潛規(guī)則,行個方便而已。
蘇宇幫忙采購一下,完全合理,如果你要以此整治蘇宇,那你要做好跟全國采購為敵的準(zhǔn)備,你總不好只整治蘇宇吧?那目的性也太強(qiáng)了。
所以蘇宇先采購了洪家村的獵物,當(dāng)做是給村里人用的,這時候鋼鐵廠分廠的采購來了,要蘇宇幫忙擠出點貨,你瞅瞅,巧了不是。
但這時候,貨源是村集體的,因為蘇宇是給村集體的養(yǎng)殖場采購的,所以由村集體賣給鋼鐵廠分廠。
跟蘇宇沒有任何關(guān)系,至于說村集體加價賣,是不是低收高賣?別鬧了,人家買了自己用的,你急需不加價怎么買到?
合情合理,而蘇宇有養(yǎng)殖場在,跟村集體的這種小兒科的合作,壓根不算事。
何況流程上也說得過去,至于說分廠的采購憑什么聽蘇宇的來采購?你忘了分廠的采購科蘇宇有人了嗎?
派個人還不是輕輕松松?雖然賺不多,但雙方都不虧啊,蘇宇賺了錢,分廠得了肉。
每次利用村集體,蘇宇還會給十塊錢好處費,一舉多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