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實也確實差不多。
大部分人的詩連用詞都經(jīng)常重復,甚至還有人絞盡腦汁也沒在規(guī)定時間內(nèi)寫出來,干脆交上半首,或者抄一首自己的舊作充數(shù)。
最后脫穎而出的還是那些人。
但也并非沒有驚喜。
——這個李正封是哪位?
——韓愈叫來的好像,他朋友是真的多,服氣。
——這題我會!他寫過“國色朝酣酒,天香夜染衣”!
——這個我知道,但我居然完全沒聽過他的名字?
——我們不知道的詩人多了去了。或許這就是大唐吧,就算是這種級別的才子,也還是會被韓孟元白劉柳那樣的天才掩蓋掉光芒。
——韓孟元白劉柳的含金量又上升了!
——哇,這首好長!是韓愈啊,那沒事了,甚至感覺一張紙限制了他的發(fā)揮,不然還能更長……
——hhhhhhh他好像經(jīng)常把詩當成散文來寫。
——好好好,要宣布結果了!
雁來看著擺在眼前的四首詩,陷入了選擇困難癥。
“其實我不懂詩?!彼\懇地對薛濤道。
薛濤忍笑,“我猜到了。”
“所以要不還是……”
“這個結果只能由你來宣布?!毖驍嗨?,“雁帥至今還沒有定下麗正書院的屬官吧?正好以今日之高下定之?!?/p>
雁來不說話了,這確實是一個問題,她糾結了很久也不知道該怎么定。人都已經(jīng)到了,總不能再拖下去,趁這個機會分個高下也不錯。
好在薛濤還是很體貼的,在每一首詩的結尾都寫了評語,她可以參考。
順便她還打開彈幕看了一眼玩家的評價。
畢竟都是經(jīng)受過現(xiàn)代化通識教育的,就算不懂詩的典故和格律,基本的審美還是有的。
但情況跟雁來想的有億點點初入,因為彈幕上還在艱難地辨認生僻字……
這倒也確實是接受通識教育的人深入讀詩的時候很容易遇到的問題,因為會被選上課本的詩大部分都朗朗上口,明白曉暢,標準跟白居易差不多……但白居易這種淺近,歷朝歷代都在被人詬病,大部分的詩,閱讀還是有門檻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