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然也有人分析,就算是打西州,肯定也要考慮龜茲城會不會派遣援軍去攻打焉耆城,圍魏救趙,所以往這邊派遣一支軍隊阻攔他們也是很正常的。
但不管是哪一種吧,總之敵人來了,那就又可以打仗了!
龜茲城里,自然也有玩家按照流程,將消息匯報到雁來這里。
跟上一次的如臨大敵相比,這回收到敵軍出動的消息,整個龜茲城上下都顯得從容了很多。雖然收到消息之后,大家就都到雁來這里開會,但這只不過是程序需要,他們并不像之前那樣擔心憂慮。
怎么說龜茲城現(xiàn)在也算是有幾萬大軍了,單說人數(shù),比安西軍建制最齊全的時候還要多。
當時兩到三萬安西軍,可是要分駐安西四鎮(zhèn)的,龜茲這里是大都護府所在,最多時也不過只有七八千人。
何況天兵還能復(fù)活。
守城的話是完全沒有壓力的。
也正因此,不管是玩家還是武官,都表露出了一點很明顯的進攻性。
還是那句話,吐蕃的軍隊出征在外,不管是戰(zhàn)勝還是戰(zhàn)敗,對他們的影響都比對敵人更小,因為仗是在敵人的地盤上打的。所以現(xiàn)在,龜茲城既然已經(jīng)緩過這口氣來了,那就應(yīng)該御敵于外,不讓吐蕃人的大軍再有機會兵臨城下。
畢竟現(xiàn)在的龜茲城才剛剛恢復(fù)生機,城外的寺廟和洞窟重新啟用,沿河開墾的土地也正準備耕種,經(jīng)不起敵軍鐵蹄的蹂躪。
所以很快,龜茲城上下就達成了一致。
要主動出擊,以攻代守。
不過一致之中,也有億點小小的分歧。
按照白安隱為首的武將的想法,龜茲城要做的,只是派遣一支大軍,在距離城市比較遠的地方跟焉耆軍對峙,確保對方不會影響到后方的大本營就行。
如果真是來阻攔他們的偏師,對方肯定也不會隨便動手的。
但這樣的計劃,對玩家來說,無疑是太保守了。
好東西啊,龜茲城現(xiàn)在可缺了!
玩家的想法很簡單。
這次的更新不是叫“西州之戰(zhàn)”前瞻活動嘛,那肯定后面是要去打西州城的。
要不更新公告干嘛沒事強調(diào)西州以前隸屬于大唐的北庭都護府,現(xiàn)在是回鶻治下?既然都是“自古以來”了,那現(xiàn)在有了玩家,沒道理還把這塊土地留在外人手里。
你說回鶻是盟友?
害,當初回鶻拿走西州的時候都沒不好意思,現(xiàn)在我們拿回來就更理直氣壯了。
再說現(xiàn)在是吐蕃人要打西州嘛,我們只是去幫忙的。
劉豬豬說得好啊,寇可往,我亦可往。
吐蕃人去得,玩家當然也去得。至于打完了之后,奪回來的西州要怎么處理,那都是以后的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