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是早殤的孩子,沒有墓碑,只是按照時下的風氣,用墓磚搭了一道矮墻。
玩家一開始還沒意識到那是什么,還以為是墓地的裝飾,后來看到雁來燒了香紙,才明白過來。有人去附近采了野花,擺在墓磚上,像是為它們戴上了一圈漂亮的花環(huán)。
晚上他們就在城市的廢墟里過夜,第二天一早才繼續(xù)去追蹤安允合的大軍。
這邊兼程趕路的時候,另一邊,南下的大軍也終于越過振武軍節(jié)度使所領之地,進入了大唐腹地。
盡管皇帝的急詔還沒有送到,但得知消息的邊軍不可能就這么放任他們繼續(xù)南下,朔方、夏綏和河東都已經(jīng)開始調(diào)動大軍,準備出城迎戰(zhàn)。
他們畢竟是大唐的邊軍,不可能跟其他人一樣,等著天兵來解決問題。
什么都靠天兵,這些方鎮(zhèn)還有什么存在的必要?
朝廷每年的軍費占據(jù)歲入的一大半,可不是為了養(yǎng)閑人。平時可以搞搞小動作,反正大家都這么干,朝廷也沒法深究,但這種關鍵時刻,卻是不容有失的。
就算玩家想攔也攔不住。
李純登基之后已經(jīng)打了幾次仗,而且都打贏了,大唐的武風便又開始盛行,邊疆更是人人思功。有些駐守邊境的軍將甚至會故意制造沖突,挑起戰(zhàn)事,好方便自己掙功勞。
要是沒有玩家,今年本來也應該跟河北的王承宗開戰(zhàn),然后發(fā)現(xiàn)打不過,這種風氣就會被遏制住了。
但這不是還沒來得及打,就被玩家處理了嗎?
對普通百姓,甚至大唐朝廷來說,這都不算是壞事,因為沒有引起太大的震蕩、造成太大的損失,但是對于以軍功為晉升之階的邊軍來說,天兵的存在就有些礙眼了。
事都給天兵做了,功勞都給天兵拿了,那我們怎么辦?
有人本來就是混日子,惟愿天下太平,那他們就能安穩(wěn)度日了。但也有人雄心勃勃,想要做出一番事業(yè),至于會因此造成的流血和犧牲,那不都是必要的嗎?
一將功成萬骨枯。
爭功可是邊疆的看家本領。
振武軍那邊,是雁來親自出面,張奉國才按兵不動,但普通玩家顯然沒有這種面子。
既然他們不給面子,玩家也就不演了。眼看大軍出動,干脆召集人手,先堵住了大唐軍隊的去路。
不是要打嗎,我們陪你打。
“放肆!”得知消息,朔方節(jié)度使王佖將桌子拍得震天響。
他是名將李晟的外甥,自幼跟隨在舅舅身邊征戰(zhàn),和李愬、李愿等李家子弟一起長大,一路順風順水地走到今天,所以自視甚高,本來就對所謂神女化身、召喚天兵之類的說法嗤之以鼻,覺得都是故弄玄虛。
作為勛貴的一員,他對天兵的不滿更是由來已久。
這幾個月,天兵在朔方境內(nèi)到處折騰,更是一直在挑戰(zhàn)王佖的神經(jīng)。尤其是清丈田畝這一條,更是踩到了王佖的底線。
作為一個治軍苛刻貪酷的將領,王佖在朔方的作為,跟李進賢在中受降城并無不同,甚至猶有過之。已經(jīng)揣進他兜里的東西,自然見不得人伸手去觸碰。
他對天兵的忍耐本就已經(jīng)到了極限,現(xiàn)在,天兵攔截大軍的行為就像是一顆火星,終于將這個炸藥桶點燃了。